达芬奇事件让消费者对家具的材质、产地两项信息变得格外敏感。记者在近期走访市场中发现,家具标签上这两个项目的标注却显得五花八门。有的卖场价签上没有这些信息,有的卖场价签虽然标注了这些内容,却出现标注内容有误的情况,有的甚至还有误导消费者之嫌;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由于不重视价签标示的信息而导致“上当受骗”。
纯实木到底纯不纯?
日前,有消费者质疑家具界新兴知名品牌简欧旗下名仕金楸系列所产家具非实木,并要求退货。对此,简欧家具有关负责人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简欧的这款产品是70%的实木、30%的板材,符合国家实木家具的定义,但“从来没有宣传过全实木”,黎俊说,宣传的都是实木家具,不过在简欧家居的官方网站上,记者却看到了“以楸木为主的纯实木家具”介绍,而并非实木家具。同时在吕小姐的订货单上,也清楚地写明了“全实木(主体楸木)”的字眼。记者致电简欧大区经理黎俊,对于名仕金楸系列产品的材料实质,黎俊表明是70%的实木、30%的板材,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可以称为实木家具,但不是“全实木家具”。
此外,“实木框架”这种说法也是比较模糊的。在《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中并没有“框架”这一说法,消费者对于“框架”一词的理解可能会不一致,有的消费者可能会理解为“实木框架”就是指家具的基材是实木。香奈宜居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该店的家具大多为板木结合家具。而实际上,现在的板木结合家具大多数都是在基材中就使用了板材,比如说桌子的面、抽屉、侧板等处,这在很多消费者眼中就属于“框架”的范围。
价签项目缺失暗藏玄机
价签是消费者了解产品基本情况的重要载体,一张完整的价签足以让消费者看到完整的信息,从而为最终决策提供依据。忽略价签标识,一方面可能因为有些项目标注起来确实很难,另一方面则暗藏玄机,是个别商家通过模糊一些项目的方式故意隐瞒不愿让消费者弄清楚的事实。
飞美家具总经理周凯军表示,很多家具品牌价签上“材质”一栏的缺失与家具材质众多有一定关系。“实木家具分类很繁杂,品种多样,标起来有点难度。如果是板式家具,只有密度板和刨花板的划分还好说些。”不过,他认为,作为家具生产商,一定会知道自己使用的是什么材料,按照事实标注材质,体现的是企业的诚信。
拿“材质”做文章并非空穴来风。以达芬奇造假事件为例,很多达芬奇的进口家具在价签上根本不标注材质或者材质标注非常玄乎,让人根本看不懂,这才给一些销售员虚假宣传提供了条件,如销售员宣称达芬奇的家具是用“印度圣树”菩提木、意大利卡布里提小镇上独产的“白杨荆棘根”制造的,实际上所谓“菩提木”不过是以凝固的胶状物黏结而成的普通木头,没用多久就产生开裂,而“白杨荆棘根”只是一种高分子树脂材料,根本与木头无关。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早已制定了家具规范标识标注的相关规定,要求在价签上标注家具主体材料及产地,木制家具要标明使用的材料名称和生产企业名称,如刨花板、中密度板、细木工板等;辅助材料也要填写清楚,包括木制家具内部、后身等与主体结构不同之处的用料。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认为,一个卖场内不同店面的价签标识存在不一致的状况,工商部门应该出面协调管理。对于消费者来说,要保障自己的权益,单纯看价签还不够,最好在签订合同时把“材质”等项目写进条款里,如果出现问题,维权才会有据可查、有理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