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近年来大力实施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为主的农村土地整治,“十一五”期间,全省共验收补充耕地100余万亩,实现耕地面积连续多年占补平衡有余,为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遭遇持续旱灾,安徽阜阳市种粮大户葛浩新今年的小麦亩产仍然超过千斤。他说,实施土地整治后,农田抗灾能力比过去强多了。今年安徽小麦总产超过244亿斤,比上年增产1.4%,夏粮实现“八连增”。而去秋至今年夏初,安徽粮食主产区的沿淮淮北遭受了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大旱之年夺丰收靠的是什么?不少主产农户都和葛浩新一样,认为土地整治帮了大忙。
葛浩新所在的阜阳市近年来通过土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并增加耕地面积1.4万亩。这些田基本都能达到旱涝保收的标准。根据阜阳市国土部门初步统计,实施土地整治的项目区小麦种植亩均增产100斤以上,约可增收5760万元。
从2008年开始,安徽省大胆创新,把土地整理、建设用地置换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整村推进,在土地整理置换的同时,着力实施村庄合并、新居民点建设和土地流转。2010年,安徽省又被纳入全国土地整治试点省。
据安徽省国土部门的统计显示,从2005年到2010年的5年间,安徽共批准和实施国家和省级项目240个,总建设规模311万亩,总投资超过51亿元,规模和投资额分别为“十五”的7倍和8倍。全省共验收补充耕地100余万亩,连续多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仅今年上半年,全省已竣工验收57个国家和省级投资的土地整治项目。通过整治,新增耕地超过4万亩,实现粮食增产4083万公斤;改造中低产田33.2万亩,实现粮食增产2656万公斤。
据悉,从今年开始,安徽新一轮土地整治工程开始实施。根据规划,到2012年,全省将整治土地342.24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70万亩,新增耕地11.72万亩,实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2亿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