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兴高采烈地收房,那边想尽一切办法拒收,一度寄托着“夹心层”住房希望的限价房,遭遇了房地产市场波动带来的尴尬——
限价房的去与留
图为北京西三旗限价房项目“旗胜家园”。摄影/毛薇
7月初,北京市最早开工建设的限价房项目“旗胜家园”正式交付使用。在开发商精心组织的交付仪式上,首批10名住户代表小区4645户业主,兴高采烈地从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和市长郭金龙手中接过了新房的钥匙。
与北京热闹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今年4月,位于广州的全国第一个限价房项目“保利西子湾”交房时,70多名业主想尽一切办法拒绝收房,甚至以“存在漏水等质量问题”为由起诉了开发商,尴尬的局面出人意料。
经过两年左右的建设周期,各地首批限价房刚刚交付,一度寄托着“夹心层”住房希望的限价房制度便被推到去与留的十字路口。
■ 取 消?
失去价格优势,部分城市限价房成“鸡肋”
2007年,全国范围内房价飞涨。
为了支持既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又买不起商品房的“夹心层”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同时稳控商品房价格,广州、成都、北京、南京、青岛等城市开始尝试推出“限套型、限房价、竞地价”的政策性商品房。大多数城市称之为限价房。
限价房推出时,由于其房价普遍比周边商品房价格低30%以上,受到热捧。
然而,就在首批限价房的建设过程中,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场波及全国的调整。限价房在一些城市逐渐失去价格优势。
以位于广州市金沙洲的保利西子湾为例,2007年项目开始建设时,周边的商品房均价都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保利西子湾6500元/平方米的价格在当时表现出巨大优势。
但到今年初项目交房时,周边部分普通商品房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低于6500元/平方米。
失去价格优势同时,限价房在品质上普遍逊于普通商品房,上市交易也受到限制,种种原因导致部分业主拒绝收房。
2008年11月,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进入最低谷的时候,最早进行限价房探索的广州市宣布暂停限价房用地供应。
紧接着,限价房开发规模最大的北京也减少土地供应。其他城市纷纷跟进。
类似的情形在各地出现,“取消限价房”的声音随之而来。
“对作为商品的住房进行限价,不仅不伦不类,也经不起市场的风云突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说,“应该重新考量这一住房产品,让它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