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环城公园主要设计者劳诚先生
采访劳老前,记者心里还有些疑惑,怕他对当前的合肥规划思维有抵触情绪。可当记者与这名合肥规划界前辈面对面进行采访时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思维太保守。虽然劳老已年过古稀,但谈起他熟悉的城市规划,老人不住地给我们抖出一个又一个“包袱”。
尊重文化:“环城时代”留下的财富
没有文化的城市,即使拥有高楼万丈也像是贫穷的沙漠。
劳诚1961年开始从事合肥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谈起环城公园,回味着当年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他眼中不时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是合肥的历史、合肥的文化凝练出美丽的环城公园。”劳诚至今还记得1979年合肥第一轮总体规划编制时人们对环城公园建设的热情。他告诉记者,环城公园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沉淀,从三国张辽威震逍遥津,杏花公园内的筝笛浦、藏舟浦,到唐朝流传的杏花村,文脉悠远;从宋代绝世廉臣包拯到明末清初的私人园林稻香楼,香花墩书生意气、包公祠廉威穿空、雨花塘花香鸟语;当然还有赤欄桥的婉约,拱辰门的国殇,淮浦的春融、西平门城楼上的眺望……一个景点就是一段故事,一个去处就是一方文化,让历世合肥人读不完,思绵绵。
虽然“环城时代”因为历史的局限性而被打上了负重的烙印,但其见证一个城市成长的经历,必然给今后的城市建设树起一面镜子。据劳诚回忆,“环城时代”时的“三叶伸展、田园楔入”空间格局至今看来依然时尚;“环城时代”打造而成的老城区“井字型”、外加二环九射交通格局,至今仍在发挥功能;特别是环城公园打造时的“全民皆兵”和公园景观营造过程中的尊重自然的经验,对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特别是新区规划建设都极具借鉴意义——如西山景区的借势造景,如政务文化新区的筑坝成湖(天鹅湖主要是利用当地的地形在十五里河下游筑坝而成,不是人们想像中的人工开挖而成)。劳诚说,在滨湖新区今后建设中,特别是对河湖岸景观再造、水景营造等的尊重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通江达海:走向滨湖是历史的必然
如今的滨湖云蒸霞蔚。其实,合肥人迈向巢湖的设想已久,只是过去一直停留在书本上。只是近几年来,敢想敢闯的合肥才正式向外界传递出滨湖通江达海的战略意图——通过“引”湖入“城”,逐渐向“滨湖城市”发展。2006年,随着滨湖新区概念规划的完成和启动区建设项目启动,3年不到的时间,建成区已接近10平方公里。其超常的速度和超大的投资都折射出合肥人迈向巢湖、通江达海的坚定姿态。而在劳诚看来,这是合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老城区、主城区发展空间不足,城市功能重叠、交通问题难解等都只是外在表象,而合肥乃至安徽未来发展的需要、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大势才决定了合肥必须选择走向巢湖。劳诚说,合肥城市在迅速发展,人口也在逐年增加。合肥从1959年仅仅40多万人口的小城市如今已经成长为500万人口的大城市,其中2006年一年城区就增加17.8万人,城市呆不下必然要到外面找出路,建设滨湖新区就是这把打开枷锁的钥匙。千百年来,我们的祖辈沿着合肥“母亲河”南淝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回头看看我们眼前被“冷落”了千百年的巢湖,她是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唯一的大淡水湖“邻居”。劳诚说,走向巢湖不仅城市空间得以拓展,更主要的是展现出合肥乃至安徽开放的胸怀,合肥未来不仅可通过巢湖直下长江,更可“直挂云帆济沧海”;再看看国内外众多先发城市,哪个不是滨江就是临海?
临别时,劳诚感慨,合肥人真应备感欣慰在这一届党委、政府就开始真正走近巢湖,不过建设时除了要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高起点、高标准外,更不应忘记“合肥特色”这一要点。滨湖已是合肥特色,但更具特色的是“合肥的个性”,只有有特色人家才认可,这就应了那句关于城市文化的老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实习生 卞雅 记者 宋功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