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合肥市1路公交车司机周业辉突然中暑,在晕倒之前的那一瞬,他及时踩住刹车将公共汽车停到路边,车上20多名乘客均没有受伤。随后,周业辉被120急救车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周业辉和他的伙伴们,这些辛劳的非空调车司机,是如何在酷暑中坚守岗位的?昨天,记者实地探访……
事件回放——
7月16日16时30分左右,周业辉驾驶着一辆非空调的1路车,行驶到合肥市长江中路大东门,突然他感到心里一阵发慌,往嘴里扔了六七粒单位发的“人丹”后,周业辉继续开车,在四牌楼站上过乘客后,周业辉仍觉得眼冒金花,这时他意识到自己中暑了。
此时公交车周边车流量巨大,如果贸然停车势必造成追尾等危险。周业辉咬紧牙关将车开到六安路口附近,尽管眼前发黑手直发抖,正在长江路中间道行驶的他下意识地打了右转向灯,将公共汽车紧急停到路边,然后挣扎着拉手刹、开车门、熄火。
努力做完这串动作后,周业辉趴在方向盘上没了知觉。
接下来的两三分钟发生的事,周业辉全都不记得了。车上的乘客介绍,发现情况不对赶到的交警,打了120电话,车上的乘客和交警一起将周业辉搀扶到路边的树阴下,一位乘客又喂了周业辉几粒人丹。
昨天傍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业辉讲述了之后模糊记得的场景:喝了一位乘客买来的矿泉水后,他才稍微恢复了点知觉,但手脚还是不听使唤呼,吸也很困难。被120急救车送到安医大一附院长江路门诊部后,医生诊断他是高温中暑……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周业辉的及时刹车,这辆公共汽车上的20多名乘客无一受伤。
记者体验——驾驶室内达47摄氏度
昨天下午15时34分,记者登上一辆119路公交车,自合肥火车站向安居苑方向行驶。当公交车迎着太阳向西行驶不到10分钟,记者特意放在驾驶台的仪表盘附近的温度计上就显示出45摄氏度。
记者随后将温度计放到驾驶员的座位上,温度计显示为42摄氏度。车上像个闷罐,扶手和座位上到处都是滚烫的,人在里面待一会儿就满头大汗。
17时零5分,这辆车的驾驶员从终点站安居苑返回火车站首末站,此时记者和驾驶员的衣服都湿透了。这位名叫丁正全的师傅,虽然只有27岁,却已有5年的公交车驾龄。
17时15分,10路车驾驶员胡良卫招呼记者进驾驶室感受一下温度,记者钻进驾驶室大约两三分钟,就觉得汗不停地向外渗,放在驾驶室右侧的温度计上已显示出47摄氏度。
昨天中午12:35,记者登上一辆12路公交车,此时车里的温度达到40摄氏度,驾驶员汪师傅头上顶着条湿的黄毛巾,说是这样会比较凉快些!汪师傅指着发动机上的刻度给记者看,发动机此时的温度已达60摄氏度,发动机的塑料外壳上感觉烫手,温度已达50摄氏度。此时的汪师傅就坐在发动机的旁边。
部门措施——实行分班制缩短高温作业时间
昨天中午,在合肥火车站公交枢纽站,合肥公交公司9车队负责安全的周泽祥队长向记者介绍,为了避免公交驾驶员中暑,公交集团已实行分班制。
周队长向记者解释:本来晚班一般是中午12点至晚上7点或10点,但如今的高温状态下,车队为了让驾驶员缩短在高温状态下的作业时间,安排驾驶员上午上4个小时的班,中午12点至4点再工作4个小时。
如今,公交公司基层车队的所有负责人都在第一线,随时了解公交驾驶员的工作及安全状态。在9路车的车队,一旦发现某位驾驶员脸色不好,队长有权让其休息一趟,在调度室稍微多休息一会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合肥公交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夏季防止公交驾驶员中暑是他们的一个常规安全项目,集团安全部门明确要求,各车队要将空调车给岁数大点、体质差点的驾驶员开,如果不能全部协调,应尽量让这一群体开早班车。
此外,针对暑假学生乘客相对较少的实际情况,合肥公交一些车队已适当延长发车间隔时间,让驾驶员能在有空调的调度室内稍微多休息一下,尽量恢复体能。
专家访谈——要多方关爱公交车司机
非空调车的司机,是在高温下工作的群体之一,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开车时都会备上一杯浓茶,一来解暑,二来提神。不过,这些做法在卫生专家看来,其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专家建议,从事户外环境及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确实需要补充大量水分以防出现脱水,但饮水方式应以少量多次为宜,主要应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
专家呼吁改善公交司机的工作环境。三伏天车内温度逼近50摄氏度,因此有关部门要重视司机中午的就餐,中途倒班的休息以及晚上下班的交通等问题,让公交车司机有较多的休息时间。
一位社会问题研究专家说,公交部门要针对夏季司机中暑等突发状况,制定相应的可操作规范措施。这位专家说,有的驾驶员因身体不佳,碍着面子开车,这样往往会出事故。(张艳、金凤平、刘兵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