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逐渐把目光从开工规模转向在建项目的进展情况,尤其要注重在建工程的质量
从大规模地追求开工数量规模,逐渐转向扎扎实实地把房子建好、管好,从今年起,保障房建设将更加实事求是,更加追求实效,更加关注老百姓住进保障房以后,能不能住得好。
今年新开工保障房700万套以上,虽然数量看起来比去年少,但今年新开工的项目加上前两年结转的项目,整体在建规模将超过1700万套,是历史之最,相应的投入也将是历史之最。保持适度的新开工规模,充分考虑了地方财政的压力。并且只要今后几年年均开工规模不小于700万套,“十二五”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是可以顺利完成的。
因此,我们应逐渐把目光从开工规模转向在建项目的进展情况,保证在建项目按计划、按时竣工。尤其是要注重在建工程的质量,严防因为建设量大、进度要求高而出现质量问题。这样才能让低收入家庭早日住上保障房,而且住得安心。
保障房建成后的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建设也将不再是纸上谈兵。准入方面,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保障对象的准入门槛,如何继续提高分配环节的透明度;管理方面,如何改变物业公司入不敷出的窘境,如何避免重蹈老公房管理的覆辙;退出方面,如何建立更加人性化的退出机制,如何通过强有力的法制法规为退出难“兜底”……都在实践中陆续破题。
在资金、土地等保障房建设难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时候,一系列新的、更复杂、更容易引发各种矛盾的难题已经摆在管理者面前,怎样“把好事办好”将更加考验执政者的智慧和勇气。金融机构的支持能不能再给力一些,给保障房建设提供真正的低息、长期的贷款?社保基金、公积金等支持保障房,探索的步子能不能再大一些?要建立更完善有效的信息系统,民政、公安、工商等部门能不能再配合一些?只有各个部门都能放弃一点部门利益,更加敢于创新和探索,才能充分整合各方的力量,尽快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要让百姓住得进又住得好,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厘清——“保障房为谁而建”。这个答案看似简单——为低收入家庭而建、为保障对象而建。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人还是抱着“为完成上级任务而建”的想法,这是需要扭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