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几个月内,凡是买房的人都被旁人恭喜——因为这样不仅能赚钱,而且还显得特有洞察货币政策、规避通货膨胀的智慧。这已经不是一个经济学家可以解释清楚的现象了。
于是,说不清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整个楼市产业链就这么活泛起来了。楼市的火爆程度自然无需赘言,此时衍生效应的产生也在情理之中。最明显的一条,就是开发商又“拽”起来了,且不论打折的空间早已烟消云散,就连买房也成了“人情债”,时下每家小有名气的地产公司都在应付络绎不绝的“关系户”,目的只是在“放号”时插个队,免去购房等候之苦。
市场如此的“肾上腺分泌过度”,让“卖家”有理由惜售。从2月份至今,上海楼市经过了一场大起大落,这其中发生的剧情却惊人的相似:市场不景气,开发商放缓开发节奏,暂停推盘;市场火热,开发商放缓的趋势更为明显。前两年土地供应的紧俏自然难辞其咎,可更为关键的是,“群体性”的放缓开盘,造成市场上可售房源稀少,开发商涨价空间放大。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当楼市疯狂时,必然有一些调控举措出台,而且屡试不爽。先是2005年上海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房地产业调控的政策,从而将2005年初依然“狂野”的上海楼市拉回到理性平稳的状态。
那一阶段最令人记忆犹新的事情,便是上海市的“杀鸡儆猴”之举,将当时浦东一个签订虚假合同以哄抬价格的楼盘停盘。到2005年底,上海商品住房价格环比下降幅度不大,但个别楼盘还是存在价格明显下跌的现象。
之后便是针对前年楼市狂躁症的调控,再次祭出专项整治的大旗,暂停了两个项目的网上销售。没什么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治理”方式了。
“谨防捂盘及哄抬房价”,这并非某个城市调控楼市的专属,而是每个遭遇楼价上涨压力的地方政府都会想到的整治方式。之前,曾有华东某市采用同样的不开盘即停盘,于是真有楼盘被房管局列入了“黑名单”,并宣布“封盘”3个月。此举一出,立即有开发商窃喜,正遍寻不着“捂盘”的理由,这下恰好合法歇业了。
还有多种形式的打击捂盘,最主要的一种当是上海2007年夏季所采取的预售规定,即开发商不能再以少量多批的形式卖楼,已经达到预售标准的住宅楼盘(不超过3万平方米)必须一次性申请预售许可证。
每次集中整治的背景如出一辙:2年前的8月,上海住宅新盘的上市量仅有成交量的一半;现在的情况也相差无几,可售面积仅供3个月左右的市场所需,令购房者都患上了“恐慌症”。
这就像是市面粮油供给不足,商业主管部门便会敦促店铺开门迎客一般。可店主总觉得自己出售的是稀缺品种,所以再等等可以卖出更好的价钱。最终二者开始博弈,为了推迟开店的时间,店主可以找出若干理由,例如进货量不足,货品还未送到等等。总之,没有硬性规定商家一定要开门迎客,也没有硬性规定称开门了要备足多少货品。
这就是时下楼市的窘境所在。只要不愿意开盘,开发商可以找出千般理由,欲换取预售许可证的文件少一个章都不行,而任何一个审批环节都可以主观性地拖一拖、缓一缓;盖楼也是一样,延缓封顶的时间,工期拖长,自然不用申请预售证,也就更谈不上开始销售了。
买主也是一样,像上世纪80年代始终担心副食品涨价一样,将家里的储蓄款换成等量的房子存着,一旦有新盘开张,又忍不住强迫症般要端详着是否要继续买入。
所以,即使是掌控调控大权的主管部门也无计可施,或许是多出让一些土地吧,虽然并非长久之计,但总归能描绘一幅蓝图,平复一下过于恐慌的心态,让购房者看到:地会有的,房也会有的。
结果可想而知,楼市的“红绿走势”比股市更令人担忧。全民患上了“楼市依赖症”,这虽然不像癌症那样致人死亡,但是却导致身体对药物的依赖越来越重,甚至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最终的结果就产生并发症以及肌体紊乱。
事实上,投资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避险工具被过于追捧、变得过于明显、被很多人挂在嘴上的时候,那时候它就已经丧失了其避险功能——但现在没人关心这个问题。
(作者:郝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