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企拿地的消息不断出现,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之下,土地市场是否复苏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4月末,招商地产、万科、中海地产(中海九号公馆 中海尚湖世家) 纷纷在二线城市出手拿地。其中,招商地产已是今年以来第三次拿地,其土地支出额已达到其2011年近一半的水平;中海地产青睐低价,深耕于成都高新区;万科则突破了今年首季的“零拿地”纪录。
虽然如今的土地市场早已暗流涌动,但招商地产、万科、中海地产的拿地策略却不尽相同。
招商地产“激情派”
近日,招商地产控股子公司天津招商泰达投资有限公司在天津市竞得4宗地块,地价总额约为12.6亿元,土地用途为城镇住宅及商服用地。
这是该公司今年以来第三次拿地。今年2月14日,招商地产曾与九龙仓联合竞得北京朝阳区来广营地块,总价达23.7亿元。3月26日,招商地产通过股权收购,在天津获得一宗地块。
据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的报告显示,今年1~4月,招商地产的新增土地建筑面积达119.16万平方米(不计权益),较去年同期增幅达160%;新增土地的金额超40亿元,同比增加228%。
进入2012年,多数房企都采取了收缩的土地策略,但招商地产一改往年的低调姿态,在拿地方面显得较为积极。在当前调控持续的情况下,招商地产逆市拿地显得尤为突出。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拿地方面,招商地产当之无愧的属于“激情派”企业。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有关研究人员认为,招商地产之所以采取积极的拿地策略,一是得益于招商局集团的背景,资金优势突出,有实力在地价低谷时抄底;二是在2012年伊始,招商地产实施了高周转战略转型。
近日,招商地产董事长林少斌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如果销售情况良好的话,会考虑更多地买地,反之则会减少。下半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此的高速扩张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中投证券的分析师认为,招商地产的规模扩张加速,面临着行业经营环境预期恶化的风险。
万科中海相对谨慎
相较于招商地产的“激情派”拿地方式,近期在土地市场上出手的万科和中海地产则显得比较谨慎。
万科在2012年刹车减速,在第一季度的土地市场上几乎毫无斩获,这对于一个规模超千亿元的开发企业来说颇为罕见。蛰伏三个月之后的4月6日,万科首度在土地市场上出手,耗资1.9亿元拿下了两宗位于唐山市路北区东部的建华东道地块。4月20日,青岛万科企业有限公司以4585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竞得青岛四方区一宗地块,总价5.7亿元。
“2012年第一季度,万科在土地市场毫无斩获,而在去年同期,万科在12个城市拿地19宗,规划建筑面积高达548万平方米,投入106亿元。”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谢逸枫介绍说。
在外人看来,万科或许理智得有些过头,但万科“现金为王”的策略非常清晰——手持390亿元货币资金,但万科却更愿意频频向银行借钱。
“目前的地价水平相对较低,现在进行土地储备,未来将会升值。”谢逸枫表示。
同样谨慎的还有中海地产。4月18日,其以3810元/平方米的价格拿下成都站南组团地块,总成交价达16.77亿元。这块地的起拍楼面地价为3500元/平方米,坐落于成都高新区南部新区的仁和片区。这是中海地产第三次在该片区拿地。
“这次拿下的地块距中海在成都的项目不远,都位于高新区,是中海很熟悉的区域。中海城南1号等项目就位于附近。”成都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在正常周期内,企业拿地、售房的节奏一般是随波逐流,难以取得超预期的高利润率。“在当前市场的波动周期中,能否运用好反周期规律,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表示。
中海地产(杭州)公司总经理韩春麟说:“拿地是必须的,土地是我们的口粮。只要价格合适,随时都可以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