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价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对于自住型购房者,“不追涨”成了理性购房的标志,“根据自身需求和支付能力适时出手”则是购房准则。但何时才是“适时”?笔者认为,只要你不是“投机客”,那么不妨把自己设想成一个“投资客”,用投资的眼光分析入市的时机和选择的产品。
笔者的一位朋友在三年前就动了买房的心思,之所以迟迟没有出手,是因为他总想多攒一些钱,少贷一点款,不要当“房奴”。可是最近看了多个楼盘后,他最深的感触就是:该早点买房!同一楼盘的房子,开盘时的单价只有四千多元,而现在却达到六千多元,100平方米的房子总房款差价达到二十多万元。他不禁感叹:“这些年的钱白攒了。”
如果以“投资”来评判,这位朋友的购房决策无疑是失败的。一套房产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对于自住型购房者固然只是一个“买房—居住”的过程,但大额资金的投入以及持续多年的还贷,从这个角度讲购房又是一种家庭理财行为。
把投资分析纳入购房决策,对买房人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自住型购房者,他们对房产是长期持有而非短期套现获利,那么在考查一个房产是否能充分满足自身居住需求的同时,还应考虑其长线的保值和增值功能。
那么从投资的角度来分析,购房者买房时机的选择不但要考虑自身支付能力,而且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判断资金成本以及房产价值变动可能形成的盈余或是亏损。而对于房产的选择,专家则指出:要善于发现“明日”热点,因为处在“明日”热点的房产不仅物美价平,而且具备升值潜力;同时还要仔细分析房产本身的品质特点,确保项目可以与市场同步增值。
用投资的眼光来购房,可以让购房者从对房产使用功能的关注扩大到家庭理财的范围,购房者需要考虑的购房因素在增加,而购房的行为也就会愈发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