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起跑“第一方阵”皖江城市带“合纵”谋复兴 |
作者:star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09-7-28 11:01:59 |
|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安徽。”这样一句话,在安徽官方与民间,甚为流传。
如今,安徽更有了底气——7月16日到7月2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率领来自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海关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国资委等等22个部委近百名大员组成的联合调研组,针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展开了为期7天的密集调研。
又一个区域振兴规划即将推出。这次,选择了安徽。
本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调研成型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择时正式公布。
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国字号”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直备受关注。除原有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9市之外,此次六安市舒城县、金安区也被纳入规划。
本报记者同时了解到,一旦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沿江城市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批准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安徽省政府一位官员语气肯定地说。
皖江城市带,终于开始以“合纵”之术,联手在区域竞争中取得重要的一席之地。
安徽沿江城市带大开发将升格为国家战略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我国的液晶平板显示器产业发展上去。”7月16日上午,在位于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的京东方六代线项目工地现场,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指着忙碌的吊车对杜鹰说。
合肥京东方六代线项目总投资175亿元,是我国大陆首条TFT-LCD六代线。项目投产后,将结束国内液晶显示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对加快国内彩电行业转型、大幅增强TFT-LCD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一位随行的国家部委官员向记者透露,调研组高度评价了京东方六代线项目。杜鹰说,这次调研,对于安徽特别是合肥等城市来说,这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本报记者同时了解到,国务院部委的8个调研组在安徽调研期间,奔赴皖江城市带10市146个调研点,除了重点考察京东方六代线项目外,调研组还实地考察了企业、园区、港口和重点建设项目。
“示范区建设规划是我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规划,安徽人民充满期待,国家也寄予厚望。”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充满激情地说。
这背后,是安徽渴望加速崛起的希冀。
2008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期间就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随后,安徽开始对如何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抓好承接产业转移进行积极谋划,并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及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2008年10月7日,酝酿已久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上报国务院。
通过积极争取,今年元月份,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报告,并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和我省,抓紧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报国务院审批后组织实施。
春节之后,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和安徽省省长王三运亲自担任组长,同时成立了9个专题研究小组,涉及国土、产业、财政税收、基础设施、能源、人力资源、环保等方面。
“国家派出这样一个规格高、规模大、阵容强的调研组,本身就是对示范区建设的高度认可和有力支持。”王金山表示。
“先行先试权”将密集下放
安徽方面期望通过沿江城市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能建立有安徽特色的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工贸易、现代物流业,形成与沿海地区合理分工的产业格局。
按照规划,安徽计划到2015年,示范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6500亿元。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研组多次建议,“要划定一定的区域,赋予先行先试权”。
安徽方面表示,在皖江示范区的区域范围内,将“选择一批区位、交通、产业基础、配套条件较好的开发区先行先试”。
“可以尝试在皖江北岸建一个200平方公里左右的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类似于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杜鹰特别提出上述建议。这得到了安徽方面的积极响应。
“目前,随着交通水利条件的改善,以及江北地区发展重化工业发展潜能的积聚,江北大规模开发的条件已经成熟。”安徽省巢湖市市长宋国权接受本报专访时如是说。
调查组的专家们进而建议在铜(陵)、池(州)、枞(阳)地区也设立一个同样的集中示范区。
据悉,国家将可能赋予划定的“示范园区”内以特别的支持政策,并会赋予特殊的探索权利。
“在示范区划出土地,吸引东部省市政府或企业集团连片开发经营,招商选资,全权管理。”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核心材料如是说。
合作双方统一规划,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责任义务和经营期限等,到期收回当地政府管理。合作期间,GDP等主要经济指标按比例统计,税收及土地收益等按比例分享。
宋国权也有类似的想法,其认为,目前,长江北岸地区的工业园区特别是沿岸线布局的园区不多,将来可考虑两种方式:一是鼓励南岸城市、大企业到北岸开发建设,实现跨江发展。二是在北岸沿江地区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与“江南”城市联合组织投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
据本报获得一份递交给安徽省领导参考的内部调研报告显示,安徽方面也正考虑以“跨省区合作建设开发区”来承接产业转移。
这份材料认为,在当前承接的产业中,资源开采和房地产开发的项目占有较大比重,“但制造业比重不到50%,而且又以纺织服装、建材、农产品加工、低层次的机械加工、钢铁等产业为主。”
因此,该材料建议“与沿海地区共建开发区,借助沿海地区的招商平台,有助于提高招商引资的产业层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