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讲求效率、追逐利益的时代,这是一个一切都速成速朽的年代。每年的出版数字都在以几何数突飞猛进,出版物越来越洪水般将我们包围,文艺创作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荣”景象。2009年国产电影片达456部,长篇小说实体书出版达3000余部,2010年国产电影超过526部,长篇小说出版达到4000余部,而真正消费火爆、给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不足一成。
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文艺创作和消费需求的严重失衡,同时也反映出文艺创作的种种先天性不足。一些艺术家不能静下心来搞创作,放弃了文艺创作应该遵循的某些原则,一味比速度、比版税、比票房,硬是把文艺作品搞成了速成速朽的盆景小品。一些艺术家的思维漂浮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表层,形成了很大的思维惰性,崇尚感性,放弃了理性,放弃对当下现实人生的关注和挖掘,作品以耸人听闻和吸引观众眼球为能事,促生了一批快餐式泛故事文本的出现。如诗人李亚伟的《中文系》出现了泛故事化倾向,引起了一批诗人的争相效仿。就电影艺术而言,近年来,直接借鉴于好莱坞的奇观式的大片依然充斥着人们的眼球,电影类型单一,长期依赖武侠电影的惯势依然未能彻底改变,“武侠+明星+奇观”的套路仍在继续。过去一年《让子弹飞》、《唐山大地震》、《杜拉拉升职记》、《西风烈》、《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影片,虽然票房收入不菲,但依然给人的感觉是“千院一片”,真正直逼人心的大片仍然稀缺,电影面临着类型重塑和艺术观念的调整。近年来各种晚会的规模、投资都非常巨大,而能像当年的《东方红》一样,真正能为我们留下来值得回味的艺术作品少之又少。反观当今影视界,跟风成了时尚,你有《结婚时代》,我就有《新结婚时代》,你这边《离婚》了,我这边又《复婚》,你那里《我和前妻谈恋爱》,我这里《前妻跟我谈情说爱》,一个模子,一个路数,赚足了银子,赚足了读者的眼泪。有人呼吁: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为什么没有经典?如今的文化艺术界,小鬼当家,出版商适时端出千万版税的大餐,导演和制片商豪华包装,这是利益一体化的共谋。当多年以后再回头检阅,那不过是一阵风现象。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是用钱堆出来的,而是用心堆出来的。
从艺术家的本质使命来看,用艺术创作来表现人性中的真善美,靠作品说话,应该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艺创作不同于产品加工,它不仅仅需要技术、时间、材料,更重要的是艺术家要把自己的情感和智慧贯注其中,使作品表现出非同凡响的艺术质地和境界。文艺产品重要的不在于为这个世界呈现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呈现,如何把活生生的现实世界艺术的呈现出来。艺术的本质就是人文关怀,给予人内心的温暖和富足。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能耐得住寂寞的,都是不慕名利的,宠辱不惊,自信自重。作家迟子建在第三次领取鲁迅文学奖时说过一段话:“作家就像一个赶路的人,一直走一直走,突然得了奖就好像迎面吹来一阵意外的风,感觉挺凉爽的,但如果没有这阵风吹过,这个赶路的人还是会一直往前走。”我想,迟子建的恬淡明朗适合所有的写作者,没有名利,他们同样会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赶路” 。无论哪一个朝代,真正的文学艺术都是寂寞而小众的,注定不是靠一把“火”去延续的,它靠的是灵魂和灵魂的浸润与绵延,最后与时光握手言和。
我想,我们的文艺创作如果真的能慢一些,我们的艺术家如果能像许多科学家那样,多一些理性务实,多一份执着坚韧,精心创作,这样,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才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阅读和想象空间,让读者和观众感受到艺术的巨大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