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这个当年我们用来描述资本主义丑恶的词,如今被国人用来炮打开发商。然而这么多年来,风口浪尖上的当事方一直在喊冤。蒙在鼓里的老百姓也跟着发愁,炮弹打了一发又一发,却总是搞不清楚到底谁是该打的那个“王”?专家说,是开发商制造的泡沫。开发商说,那是因为地价高。地方政府说,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到底是房价高?地价高?还是都是“必须的”?国土资源部终于忍不住捅了窗户纸。6月24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说,国内地价占房价15%~30%,平均是23.2%,“这个比例远低于国际水平。”随后,中国土地勘测院和国土资源部网站分别发布了对全国620个楼盘的地价房价数据。国土资源部所属的《中国国土资源报》更是力推重磅评论,称“房地产企业没有一个是饿死的,都是被撑死的。”
事情发展到这一茬,老百姓又犯糊涂了:没有人认错,那房价到底是怎么蹿上去的呢?前两天杭州钱江新城地块,楼面价都超每平方米两万元了。要是按30%的地价房价比,房价就是每平方米六万多。在一个喜欢说“最”的城市,指不定还能再添一个“全球房价最贵城市”的光荣称号。
有人说,杭州资源稀缺,环境好,还是全浙江人的杭州,地价高点很正常。杭州房价高,是事实。地价高,是事实。有点离谱的房价和地价仍然在涨,这也是事实。2007年1万多元楼面价就叫年度“地王”了,现在动不动就翻一倍。主城区二手房和新房每周的交易均价,也一眨眼就越过每平方米一万五了。国际规律是大涨必有大跌,房价总体维持在普通家庭购买线上。今年一季度,美国房价比2007年最高时的价位已经下降17%。我们却是大势微降,之后继续上扬,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此省统计局前两天还发文警告说,“开发商迫不及待的涨价行为可能会对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按理说,土地和房子都是商品,都应该随市出价,价格高低由市场说了算。问题是我们的市场不透明,信息传导机制被掐断。地方政府的一份文件一道指令就可以干预房价,地价和房价还极易形成串谋。这种情况下,中央如果没有明确的调控思路,就容易让房价朝着最不利于普通百姓的路径前行。从根本上说,这种趋势肇始于我们的二次分配制度。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带来了二元利益格局:中央与百姓,地方与开发商。其结果必然是,去年楼市的调整夭折并非纵容地价和房价畸高,如果持续跑偏,必将潜藏更惨烈的调整。
国土资源部网站上的评论说,“圈地大战近乎触发”,实际上是在释放“地价逼着房价涨”的烟雾,传递开发商集体涨价的信号,创造房地产繁荣假象,并为群体的非理性行为开脱责任。这话结论正确,逻辑不对。房价涨确实需要谴责和警惕,但这并不意味着地价就很合理。至少,咱老百姓觉得房价和地价都很不合理。
(作者:秦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