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装修、特价房、最低8.8折、送入户花园……调控之下,为了促进成交量,近期惠州楼市猛刮打折促销风。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这些促销背后,开发商到底打着怎样的小算盘?
近期本报记者就接到一些市民的反映称买房时遭遇售楼人员或促销短信的“忽悠”,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业内人士,详解楼市中常见的一些猫腻,提醒购房者注意防范其中的风险。
忽悠一:买不到的特价房
案例:“最低价5500元/平方米”,近日市民张先生收到市区某楼盘的促销短信,短信称该楼盘推出数量有限的特价房,只需5500元/平方米,相比该楼盘的整体均价6500元/平方米便宜了1000元/平方米,这让打算买房的张先生十分激动,他想不到市区还能买到如此便宜的房子。张先生收到短信的当天来到了售楼现场了解情况,可售楼人员告诉他,特价房几天前已经卖完了,只剩价格在6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房源。张先生对此表示不解,如果特价房早已卖完,为何还要发促销短信。
分析:价格无疑是不少购房者最关心的问题,当楼盘推出各种特价房等价格优惠举措时,都备受购房者的关注。然而不少购房者往往遭遇到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开发商大张旗鼓推出这些优惠举措,然而购房者却难以享受得到。
惠州某中介机构有关负责人黄先生直接指出,特价房往往只是吸引购房人来现场的一个幌子,为了尽快售出楼房回笼资金,开发商在广告中以最低价出现的商品房大多并不标明有效期限,等购房者前往售楼处问询时,售楼人员的回答永远都是“已售罄”。有些开发商推出
业内人士提醒,购房者一定要理性面对“特价房”。购房者可以搜集与楼盘相关的信息,查询楼盘过往的价格信息,与其他同质楼盘价格进行比较等途径了解楼盘的特价房价格是否有实时优惠。若楼盘处于尾盘销售阶段,推出特价房几率更大。而如果开盘即推特价房,则多半是噱头。对于“噱头”性质的特价房,则需要考察房屋是否存在瑕疵。
忽悠二:制造房源紧缺假象
案例:日前市民罗先生在市区西枝江畔的某项目看楼时,看中了该项目某栋6楼的一套房子,但是售楼人员称该套房子已经被其他客户预订了,罗先生无奈订只好买了其他楼层的房子。过了一个多月,罗先生带朋友来该项目看房时,惊讶地发现他之前看中的6楼的房子正在对外出售,罗先生找售楼人员理论,对方称因为预订的客户放弃了,所以该房源又拿出来销售。罗先生打算将他买的房子换到6楼来,但售楼人员称,换是可以换,但由于一个多月以来,房价已经涨了好几百,罗先生需要补足差价才能换房。换房要增加不少钱,这点让罗先生有些郁闷,他怀疑是否是开发商为了涨价而惜售一些好的房源。
分析: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购房者均有过跟罗先生一样的遭遇,开盘现场看中的房源早已被人预订,但过段时间等房价上涨后,部分房源又被放出来销售。多位地产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开发商惯常采用的销售手法,即在市场整体看好时,故意放缓销售房源入市,后面上市的房子就会沾到房价上涨的好处。地产从业人员王先生告诉记者,楼盘开盘时,如果房子位置好,品质理想和价位适当,以及配套设施完善,供不应求是可能的。不过,很多楼盘在售房时,出于“捂销”和“惜售”的目的,多会采取一些策略,比如少量批入制造房源紧缺假象,先卖位置和格局不好的房源等。王先生说,有一些楼盘为了制造所谓的销量,甚至让本公司员工以内部价将部分好房源按下,而后有客户来买房时,就从这些内部员工手上发票更名买房,开发商和员工间则是互利互惠关系。因此购房者购房时最好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清楚项目的销售真实情况,莫被开发商制造的假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