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建的保障房,不仅要“安居”还要“乐居”。近期,安徽调查总队抽选合肥、蚌埠、马鞍山、黄山、阜阳五市进行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保障房仍然存在选址偏远、配套设施滞后、保障房入住率不足等问题。
按照计划,2012年,全省要建设40万套保障房,竣工25万套。从一季度来看,各地市已经紧锣密鼓地投资建设保障房。其中,合肥市保障房建设目标为54465套。截至2月20日,已建设完成20190套,完成目标37.07%。
绿化变菜地;卫生间渗水;施工车穿行……这样的问题,出现于部分廉租房小区,主要由于资金压力,保障房作为民生工程,同样有此压力。调查发现,保障房建设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以及土地出让收益,社会机构与企业参与程度较低,地方财政压力大。
除了软件跟不上外,地址偏远、配套设施滞后等硬件不足,也让保障房陷入尴尬境地。由于保障房用地没有土地效益,建设用地往往选择地段偏远、交通不便、价值较低的地块,从而造成公共基础设施不能及时配套,商业、娱乐等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增加了保障户生活成本。阜阳颍东区自2008年以来,累计竣工廉租住房608套,目前配租511套,配租率仅84%。阜南县杨庄花园小区去年10月已摇号配租到户,且已履行了全部配组手续,但该廉租住房小区外水电、道路、绿化等配套工程尚未进行,最快今年7月才能交付入住。
对于保障房存在的问题,统计部门也给出几点建议。在完善现有住房保障机构职能的前提下,要制定合理评估标准,保证保障房居住条件。
如何制定标准?可以根据公交等交通出行条件、学校、医院、菜场、银行等配套设施条件、就业便利条件等项目分类评分,对市辖区内不同地段按照得分情况予以定量评估和分级,并规定得分在某个级别以上地段才能纳入保障房用地和规划建设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