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中国诗人来说,谈论诗歌和现实的关系,实在太难了。但是更为奇怪的是,从另一方面说,谈论这样的话题,又太容易了,因为当代中国诗歌和现实的关系一直是错综复杂的。不过,有一点,我能肯定,当代中国诗歌和现实的关联比以前更密切了。
近十年当中,当代中国诗歌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这涉及现实生活本身的变化,也涉及当代中国诗人和他们面对的社会现实关系的变化。诗歌的历史语境也有很大变化,诗歌的边缘化已经成为一件显著的文化事件。另一方面,随着新世纪的降临,跨身份跨文化的诗歌交流也已到来,这种状况肯定会对当代诗歌产生影响。所有这些变化都和诗人面对的现实有关。说得更准确点,和诗人身处的现实环境有关。我不认为处境的改变和身份的置换就能解释诗人在现实中的一切,对于诗人来说,他的职业和身份都是不确定的因素,唯一确定的是诗歌对他的意义——这当然是一种现实。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当代诗歌一直受到一种诘难:关于当代诗歌与时代、生存状况的关系,关于诗歌所必须承担的道义,人们习惯斥责中国当代诗歌漠视社会现实。当代中国诗人真的远离过他们所处的社会现实吗?我认为,优秀的当代诗人都没有远离他们面对的现实。诗人面对的现实,和其他人看到的现实是否一样?我本人的感觉是,它们很可能是不一样的。这样,问题很可能就产生了。如果一个诗人坚持自己对现实的看法,他就会和其他人的现实观相冲突。这种冲突,有时会被说成是远离现实。但我认为,一个诗人不应该在此做任何妥协。诗人有自己应对现实的方式。所以,我本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诸如诗人正在远离时代,远离生活,远离现实,我想诗人对此类问题的思考和阐释肯定与别的艺术门类是有差别的。人们希望在当代中国诗歌中看到怎样的“现实”呢?我非常担心,诗歌的读者对“现实”的理解被一种惰性的阅读期待所腐蚀。诗人观察现实的方法是一种艺术的方法,它和新闻报道处理现实的方法有根本的差异。诗歌中的现实,是一种记忆的现实。或者说,它是经过记忆重新整合后呈现的现实。但是,在以往的中国诗歌中,我们不太尊重这种处理现实的方式,许多诗人和批评家都喜欢对现实采取新闻主义的态度。我觉得,在对当代中国诗歌中的现实进行责难的声音里,更多的,反而不是诗歌对现实的漠视,而是这些声音自身包含的对现实的麻木和对现实的功利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