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首付”购房
未降成本藏违约风险
“零首付”给爱人一个家,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近来,楼市初见回暖,房地产商价格战硝烟再起,在多个城市,部分楼盘又推出了“零首付”的促销招牌。
而与“零首付”购车的情况类似,“零首付”购房实则也非“免费的午餐”。如北京某楼盘近期推出“零首付”优惠,即使确有价格减免,但只限一套房源,开发商只是借此招揽客户而已。
“零首付”购房也有多种方式。有的楼盘是将房屋价格做一定提升,再对首付进行“减免”。如一套原价在100万元的房源,开发商将价格提高到143万元后,首付30%的43万元由开发商给消费者“减免”,剩余的70%即100万元全部可从银行贷款,从而实现“零首付”。但选择这种方式,消费者面临的不仅是贷款期限内还款额的明显增多,且房屋契税及维修基金等费用也会无形增加不少。
还有的开发商采用先行垫付首付款的方式,再让购房者随后以分期或一次性偿还的方式实现“零首付”。这倒是房产商提供的“帮助”,不过,还款期限往往并不长,基本到交房时就需全部还清了。而房产商提供“零首付”的房源要么数量有限,要么朝向、房型、楼层等不太好。
另一种方式是目前不少按揭公司向客户力推的首套房抵押贷方式。可以是客户以名下公司的名义来抵押自己手头的物业做经营性抵押贷;也可以是借道装修公司做消费性抵押贷,客户只需和一家值得信任的装修公司签订合同并提供发票等交易凭证,申请成功后,银行会把贷款打到装修公司名下,装修公司再转给客户付房款。
虽然这种方式比较“实惠”,但却隐藏一个巨大的风险。监管部门明文规定,不允许将纯抵押消费贷款用于投资股市和楼市。也就是说,一旦被银行查出,可能面临拒贷,甚至已发放的贷款被收回的可能,按揭费也会有损失。
“零利率”购房对消费者的条件要求较高,并不容易享受到,建议消费者面对“零首付”购房的诱惑时需要冷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零首付”购物
一年利息近商品价格一半
“零首付”买红木家具、“零首付”买家电、“零首付”买手机……“零首付”的促销招牌如今已从房、车,扩展到了家电、家具等价格高的一般商品,“身无分文”也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目前网上就有推出“零首付”购机的手机店。申请条件是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及第三方资料。第三方资料为学生的提供学生证、入学通知书、在校证明、学费单等;参加工作的需提供社保卡或医保卡、户口本、存折、驾照等。
在一家网上手机店,记者发现,虽然其标榜利息只是“每天少喝半瓶饮料、每周少做三次公交、每周少吃一次肯德基汉堡”,但据记者致电了解,不但申请过程比较麻烦,且利息费用颇高,以购买4200元的苹果手机为例,若选择“零首付”、“十二期”还款,那么日利率将达到1.2%。左右,一年的利息将超过1700元,较信用卡取现4200元的支付费用还要高出5倍之多。的确,平均下来每天只需支付5元左右,但合计的数额却吓人一跳,只要一年时间,支付的利息就快够买半部手机了。
而对于有信用卡的消费者来说,分期付款自然是实现“零首付”的一个便捷途径。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个“零首付”也是有代价的,以市场上普遍的信用卡分期付款收费看,如果分期24个月,银行收取的手续费有15%、15.6%、17.28%等,且由于手续费固定收取,即使在还款的过程中实际占用银行贷款金额不断降低,手续费也并没有变化。
先消费后付款的“零首付”购物不可否认是一种新的消费观念,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因此,在消费前理性的态度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