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完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的通知》,运用政策杠杆,进一步打消地方如实上报数据的顾虑——
严格执行土地分类国标
依据利用现状如实调查
纵览《通知》全文,一条核心主旨贯穿其中,那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土地调查数据真实、准确。
《通知》重申,各地应严格执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依据现状如实进行耕地调查。此外,《通知》进一步强调,相关保障举措及时跟进。如:地方要严格遵循规程所确定的程序和措施,由国家组织全面内业核查、省级组织实地复核、国家组织实地抽查、核实等,来最终认定耕地面积,确保全国土地调查耕地面积真实准确。
真实性是土地调查的生命线。无论政策杠杆如何延伸,目的无非一条:打消地方对上报数据的顾虑,确保地方据实上报土地调查数据。从这个意义上说,现状是唯一的尺度和标准。无论国家针对耕地增加或减少采取了怎样的区别政策,地方都不能在功利心的驱使下乱改、乱报数据。只对调查数据的真实性负责,是唯一正确的态度。对于地方上报或复核中拒不如实反映调查成果、故意弄虚作假的,全国土地调查办将深入调查,会同监察部门等严肃查处。
注重政策延续性
坚持方针不动摇
今年2月,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做好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9〕10号),针对少数地区调查工作进展滞后、对如实上报土地调查数据有顾虑等问题,出台了针对性政策,明确了“增地不增任务,减地不减责任”的政策性原则。
《通知》既是10号文件精神的进一步落实举措,也是随着二次调查工作的深入推进,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应运而生的新政策。新政策与10号文件精神主旨一致,但对耕地增加或减少的不同情况有了更客观、更有针对性、更细化的政策解决方案。
无论是10号文件规定的“对使用耕地开垦费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已经在耕种且没有用于占补平衡的耕地,可按照有关要求用于今后的耕地占补平衡”,“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耕地增加或减少较多的省(区、市),部在确定省级耕地保护目标时,不增加或减少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指标数量”,还是《通知》中所重申的“调查中确认耕地增加或减少的省份,不调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本省(区、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指标”,以及《通知》最新明确的耕地增加的省份,满足一定条件的新增耕地,可以申请用于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减少的省份,带“K”农用地可按耕地管理,纳入耕地目标考核等内容,具有延续性的政策导向一以贯之,那就是在坚持耕地保护制度严肃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打消地方顾虑,保证上报数据的真实。
《通知》在很大程度上卸掉了调查确认耕地面积变化过多省份的思想包袱。对于耕地增加的省份,允许其将多出的耕地有条件地用于耕地占补平衡;对于耕地减少的省份,规定可将带K地类纳入耕地目标考核。这一政策设计,既坚持了占补平衡政策等耕地保护既定制度、目标、原则,又给了地方以相应的政策出路,可以调动地方土地调查、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切合实际制定政策
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调查,是《通知》的核心精神。这体现在《通知》不仅有对“严格依据现状和土地分类标准如实进行耕地调查”的原则要求,更有对耕地增加或减少省份实际情况的甄别对待和考虑。
我国东部部分省区,耕地后备资源少,而农业结构调整普遍。例如广东、海南等地,就有着数量可观的荔枝园等,对于这一类未破坏耕作层、具有可逆性的农地资源,将其纳入耕地管理目标,既切合地方实际情况,也不影响土地调查数据的保真。此外,《通知》又特别将生态退耕形成的林地排除在外,这也体现了新政策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衔接。
对于这次调查中确认耕地增加的省份,《通知》同样给出了客观、稳妥的解决方案。“在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新增耕地的位置和面积并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定的指标前提下,对属于1999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修订施行后,由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且未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前纳入耕地统计范围、也未在相关图件上标示过的新增耕地,通过土地整治达到相关规定的质量,经申请确认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一方面让耕地增加的省份吃下一颗“定心丸”,不让保护耕地出成绩的省吃亏;另一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限定条件,意味着地方在耕地面积确认上并非随心所欲,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标准。
值得关注的还有,《通知》针对耕地减少的省份,允许将带K地类纳入耕地目标考核的同时,规定“纳入后仍有缺口的,须在新一轮规划期内,通过补充耕地面积或减少对耕地占用等措施确保实现耕地保有量的目标”。这体现了对既定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的坚持,体现了对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导向的坚持。
有人以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新的土地调查结果出来,耕地数量一旦发生大的变化,意味着保护耕地的“高压线”可以就此松动。其实不然。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保住13亿人的饭碗,每个省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土地调查对资源家底的摸清,只会让今后的国土资源管理任务更加明晰、更加具有针对性,更有助于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在这一点上,地方务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记者 张 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