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农村住房计算在内,中国九成以上的家庭拥有自己的房产”——一位做房地产研究的教授前不久这样说。如此观点,肯定要挨骂。正为买不起房、付不起房贷而发愁的人在网络上把该教授骂个够。
只是,究竟几成人有住房、几成人有两套以上住房、一线城市住房自有率多少、完全没房的“刚需”又占多少,没人知晓。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总是被种种扑朔迷离的传闻、数据、判断和争论所笼罩。哪个真哪个假、哪个对哪个错,似乎谁都说不清楚,也鲜见主管部门有统一的数据或市场分析发布。
面目模糊的不止房地产市场。
收入分配改革要“提低控高”。多少算低?有媒体载文称,北上广月收入4000元以下都应纳入低收入者范围,这样的观点不乏支持者,却让中西部大量平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工薪阶层感叹“收入差距真不小”。多少算高?分配改革方案提出研究开征遗产税,有机构认为应以600万元为起点。又有媒体刊文反驳,称此标准太低,会令一线城市大多数工薪族被纳入征税范围。
每年这个时候,高校毕业生都在喊就业难。失业率到底多少?公布的登记失业率4.1%,主管部门早已声明是按前来“登记”的测算。更接近真实的调查失业率呢?有研究机构拿出17%的数据,看了吓人。也有专家称按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计算不到2%,似乎又太好。不同观点争来争去,令人越发迷惑。
知道“是什么”,才知“怎么办”。基础数据清晰、总体状况清楚,是做出正确判断的大前提。
眼下,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底数不清,使老百姓做抉择格外难。房价还会不会猛涨?现在不买房以后会不会买不着房?百姓很容易跟风,甚至某项政策还未正式执行,就急急忙忙去规避未必存在的风险。有关部门一再呼吁老百姓要理性,但理性建立在全面分析上,缺少可供分析判断的基本数据,看不到出自权威部门的总体状况介绍,怎么理性? 底数不清,政府做决策也难。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如何甄别?当福利不透明、灰色收入不同程度存在、不动产等财富状况无法全盘掌握时,往往会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工薪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曾有政府官员坦言,没数据苦恼,数据不准更苦恼,因为做出的调控措施有可能调偏、调错、甚至产生逆调节,好心收不到好效果。
底数不清,树立决策的公信力同样面临困难。一项措施出台,背景是什么、目的是什么、特定人群为何会成为调节对象,要有理有据。缺少基本的数据支撑,政策措施不易解释清楚,难以让人信服。
摸清底数不容易,特别是在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不过,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一些行业已拥有各自的数据信息库,这为形成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初国务院公布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健全现代支付和收入监测体系,整合公安、民政、社保、住房、银行、税务、工商等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收入信息监测系统。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关键是下决心打破行业、地区间的障碍,破除个别利益群体的阻挠,尽快着手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统一规范的基础数据库,使之为宏观决策提供精准的参考和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