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次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管理的意见》明确,严禁在公园内设立为少数人服务的会所、高档餐馆、茶楼等。对此,记者暗访位于北京的北海公园、红领巾公园、紫竹院公园等地的高档会所。据新华社
公园变“私园”的新闻近年来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例如前两年《北京晚报》曾报道说“楼堂馆所侵蚀日坛公园”;《新京报》则报道说望京多个公园当“房东”,幼儿园、火锅店、高尔夫球场让公园里姓公的地方越来越少。
这样的情形不仅仅出现在北京,上个月《人民日报》曾以《多少“吃喝”公园中》为题报道说南京、广州、成都等多地的餐厅、会所、公馆等经营场所正一点点蚕食公园绿地;前几天的《西安晚报》也说当地多家公园免费开放带来资金压力,导致自愿“被侵占”有的公园广场变成自由市场,有的公园厕所楼上开诊所,甚至有驾校把训练场搬到了公园空地。
公园是纳税人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但如今公园被侵占显然不是一时一地的个别现象,而是有“蔚然成风”的趋势。在公园赚取暴利的同时,老百姓健身、休闲的场所却越来越局促,再加上各种会所、餐厅时不时装修一下,大家在遛弯的时候往往要在尘土飞扬的工地或者晃晃悠悠的施工围挡中穿行。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过度使用或侵占公园的下场再一次为学者口中的“公地悲剧”理论提供了印证。
好在这种情况引起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重视,所以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公园建设管理,加大财政投入,严禁“以园养园”,确保公园姓“公”。
仔细分析,“吃喝”隐藏公园中和公园被侵占并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而是体现着两个方面的弊病。常有官员前往藏身公园的会所用餐,这和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规定相关。杜绝公款吃喝需要纪检部门发力,“把权力关进笼子”。否则即便公园被整治好了,只要公款吃喝的市场存在,高档的私家厨房、休闲会所还有可能转战到小区、居民楼。
解决公园被侵占的问题,则既要疏也要堵。为什么这几年公园变私园的情况有所加剧?这和很多公园免费不无关系,所以住建部也要求各地加大财政投入。加大投入无可厚非,但是在投入的同时还应该算清账目。
例如有的公园总是强调平时免费导致了入不敷出,却绝口不提春节期间举办庙会所带来的收入糊涂账要不得,相关部门必须在“精打细算”之后告诉我们:纳税人需要给他们多少钱才能确保公园姓公?
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确保公园姓公要求各地自行整改、加强管理,这样的举措不妨理解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为了取得更好的实效,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公布举报电话,让市民监督公园整改结果,发现问题及时举报。
公园被楼堂馆所侵占,市民是否可以寻求法律渠道的帮助?据报道,法律专家给出了让人无奈的答案:要走法律程序,就要确定“权利人”,而公园的权利人很难被界定。一个人能不能代表权利人?这是个问题。如果以个人身份起诉某公园,一般不会被法院受理。
把公园被侵占的话题扩大一下,“公地悲剧”其实存在于诸多领域。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需要的或许是“打通法律渠道”。我们建议两高出台司法解释,对公益诉讼做出规定。如果公园的任何一个“主人”,也就是普通市民都可以起诉公园侵犯公共利益,那么公园就会在回归公益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