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4日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进入最后的修改阶段。记者了解到,《规划》明确了我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范围、主要任务、实施标准及保障工程和重点项目,内容涉及基础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公共卫生、群众文化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方面。《规划》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本性文件。
率先普及15年基础教育
未来一段时间,我市仍然坚持优先发展基本公共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在全省率先普及15年基础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进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提供如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免费9年义务教育;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提供免费住宿;并为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同时,我市还将为在校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免学费中等职业教育,并提供资助。其中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每生每年不低于1500元,资助两年。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提供资助,平均资助每生每年1500元,结合实际在1000到3000元范围内确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资助,免保育费(参照普通公办园每学期1400元标准)。为外来人口随迁子女提供“零障碍”入学和升学保障。
力争到2015年,我市四县一市所有乡镇建有1所功能齐备、办学条件标准化的寄宿制学校,确保每个乡镇、中心村建有1所以上标准化中心幼儿园,新建、扩建、改建、搬迁一批普通高中学校。
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
我市提出,“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我市将切实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多渠道改善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大力改造农村危房,实现住有所居。
“十二五”期间,我市为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廉租住房和租赁补贴,享受实物配租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上,套型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内,租金标准由市、县政府确定;享有租赁补贴的,租赁标准由市、县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平均租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为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为符合条件的棚户区居民实施住房改造,为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改造提供补助等。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体系,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在用地方面,我市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
大力创造平等就业机会
“十二五”期间,我市为全体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就业失业登记等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提供就业援助,为失业人员、农民工、残疾人、新成长劳动力等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
我市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实现新增就业岗位6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我市就业服务和管理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为25万人次提供创业培训,帮助4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全面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需求已经成为市民的重要需求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市向全民免费开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逐步扩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工人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免费开放范围,为全民免费提供基本的广播电视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为农村居民免费提供信息化资源共享、电影放映、送书送报送戏等公益性文化服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综合利用。
记者了解到,我市公共文化场馆的公共空间设施和基本服务项目全年免费开放时间不少于10个月,每个乡镇每年送4场地方戏曲,每学期中小学生观看2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对广大农村,我市提出行政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每场财政补贴200元;农村行政村建立农家书屋,图书不少于1500册,报刊20至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