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到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5∶1,市域内各县市、区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记者昨日从市农委获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合肥市组织实施十项“富民”行动,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对于农民增收工作,合肥市高度重视,坚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围绕“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规划目标,组织实施“促进农民创业富民、推进农民转移富民、发展现代农业富民、发展合作组织富民、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富民、繁荣新型城镇富民、建设美好乡村富民、完善社会保障富民、加大扶贫帮困富民、深化农村改革富民”十项“富民”行动,让农民的“腰包”一年比一年鼓。
在促进农民创业方面,合肥实施“十万农民创业工程”,力争农民每年兴办个体工商户10000户以上、私营企业1000家以上。在推进农民转移方面,合肥实施“百万农民转移就业工程”,力争每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在发展合作组织方面,合肥实施“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合作社助农增收作用;力争到2017年,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60%以上,培育各级示范社300个以上,成员户比当地同类型未入社户增收20%左右。
产业发展了,农民可以持续增收。为此,合肥市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特别提出了“产业富民”概念,在建设美好乡村过程中,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深入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让农民从农业经营中得到更多收入。按照计划,合肥力争到2017年,7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届时,农民持续增收能力明显增强。
此外,合肥还加大扶贫帮困力度。按照“两不愁、三保障、五突破”要求,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合肥市把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且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全部列入扶贫对象;力争到2017年,贫困人口数量减少60%以上、收入翻番,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