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之日,太湖新村,以全市首个“大板楼”而傲视群雄;告别之时,“大板楼”勇当全区棚户区改造的“试验田”。
作棚户区改造“试验田”
“前两年的一场大雪后,在辖区范围内巡查时,令我最触目惊心的便是太湖新村,小区内树木横七竖八、水管冻裂……不少住户被困家中,没有水、没有电,且进出两难。”芜湖路街道副书记徐本春说,在先期调查的8个老旧小区中,太湖新村居民对征迁的愿望最强烈,且从现实角度来看,这里的征迁也最迫切。
经过各级协商决定,太湖新村率先启动改造。“由于‘大板楼’的历史影响力,做得好,便会形成良性循环,以后其他老旧小区改造将有了参考。”徐本春说,作为全区棚户区改造的“试验田”,区、街道成立指挥部,区住建局抽调了15名工作人员进驻项目现场。街道成立了8个工作组,实行包保责任;同时成立了安全生产、治安综治、信访维稳、政策宣传等4个工作组。
街道抽调百余人进驻现场
据介绍,芜湖路街道将太湖新村改造项目视为“头号工程”,抽调了街道100多人力投入其中。
“每天在征迁指挥部内,我将8个工作组都摆出来,然后挨个梳理分解,遇到难题的,再一起想办法解决。”徐本春说,此次征迁过程中,实行“一包到底”的包保责任,并明确进度要求和责任人。不同的小组分管不同的楼栋,分工明确,最终,小区24栋楼几乎是同一时间点完成征迁工作的。
“大板楼”3个月完成全部征迁,创造了奇迹,对于参与此次征迁工作的人来说,“白+黑”和“6+1”的经历更是难忘。“在征迁过程中,有工作人员要生孩子,可待孩子生完后,便第一时间回到岗位上。”徐本春说,“大板楼”的和谐征迁,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这也将成为以后棚户区改造的一个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