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自己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持乐观态度。
1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未来大讲堂上,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做了题为“企业家该离政治有多远”的演讲,并为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捐赠了100万元。张玉良在演讲中表示,自己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持乐观态度。
作为少数几家国有控股的龙头房企,绿地集团在实现国企转型升级的同时,仍保持着对国家政策的高度敏锐性。“做政府想做的事,做市场需要的事”,是张玉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当下城镇化的浪潮中,绿地集团积极参与城市配套建设和棚户区的改造工程。
除了在国内市场的顺势而为,绿地集团还积极试水海外,“做中国行业全球发展的领跑者”是其对自己提出的新要求。“参与国际竞争是企业最终的目标,绿地已经进入了世界500强的门槛,走出去可以充分的利用国外资金和获得较高的回报率。”张玉良如是说。
后市乐观
15日,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自己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潜力依然存在,而且房地产在城市配套、旅游、养老、文化等方面发展空间很大。
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张玉良在看好后市的同时,也肯定了10年调控的必要性。他认为,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是需要的;从总体上来讲,调控是有成果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如果把所有的产业都放在北京,所有的人都放在北京,房地产无论增加多少量,房价都会上涨。”张玉良认为,调房地产要从宏观着手,通过市场来研究人口的流动;同时还要调控好资金的流向性,不能简单的按市场行为解决宏观问题。
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逆势前进;企业才会有好的发展”,张玉良说。在国家对房地产持续的调控的大背景下,绿地集团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和房地产主业转型;同时,绿地集团也顺势积极投身城市配套建设和棚户区的改造工程。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筐里”。绿地集团采取多个产业稳定增长的模式,将房地产主业与能源、金融等其它产业齐头并进;同时,把房地产主业调整到市场供求大的方面,未来绿地将重点发展一二线城市;适时调整房地产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商业地产、产业地产。
“做政府想做的事,做市场需要的事”。拥有国资国企背景的绿地集团,其董事长张玉良被誉为“最懂政府的商人”;在当下城镇化的浪潮中,绿地集团积极投身其中,目前在上海、沈阳、芜湖、成都等多个城市均有棚户区改造项目。“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不是房地产的城镇化,但城镇化绝对离不开房地产。”张玉良说。
积极出海
除了在国内市场的顺势而为,作为中国最大的世界500强企业,绿地集团目前正在积极走出国门。据了解,继澳大利亚、韩国之后,绿地集团近期还将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进行房地产投资,预计今年将在6到7个国家新增200亿人民币的投资规模。
“参与国际竞争是企业最终的目标,绿地已经进入了世界500强的门槛,走出去可以充分的利用国外资金和获得较高的回报率。”张玉良认为,目前西方国家经济普遍不振,正是国内实力派企业投资海外的好机遇,同时也为将来的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础。
机会与风险并存,“出海”的风险同样也不容忽视。与万科等采取本土合作的模式不同,绿地“出海”更多采用的是直接购置,张玉良对此解释道,“直接购置主要是未了缩短开发周期。” 而在控制风险方面,绿地主要是通过前期对海外市场的充分调研,以及招募当地有经验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