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天内同一项目开盘三次;20个项目开盘预售套数不足50套;刚看到公示的销售许可证,一打电话已经没房……面对眼下想买却买不到的处境,购房群体心中涌出一个大大的疑惑:难道房荒迷雾卷土重来了?
现象
多数项目勤开盘少放量
“数百套房源开盘当天售罄”,这样的标题如今很少在媒体看到,即使是去年一年,一天把住宅卖了几个亿的项目数得出来的也就是远洋·沁山水、首城国际中心等几个。买房人龚先生告诉记者:“还没正式开盘,销售人员就告诉我赶快交认购金,要不700个人怎么抢200套房源?否则就要等下一期。”
8月28日下发的一张天和景园现房销售许可证让龚先生很高兴。“去年年底,我的朋友就花了8000多元/平方米买的这个项目的现房,当时我还犹豫,现在看来至少可以早点住进去。刚等到他们领到许可证可以卖了,打电话过去却说已经没房了。”记者致电该开发商证实了这一消息,项目销售人员解释说:“现房销售证下来晚些,房子早就被买家预订,目前正在办理手续。”
据亚豪机构统计,8月至今的一个半月时间里,DBC加州小镇、华润·西堤红山、瑞雪春堂、首开常青藤等10个项目均推出二期新楼,而K2海棠湾、金隅七零九零、领秀新硅谷、天鹅堡等项目的推盘次数更是达到了3次之多。同时,这期间共有富锦嘉园、一品嘉园、首开常青藤、尚城、融科·香雪兰溪等20个项目单次推盘套数低于50套,这与往年项目单次推盘量动辄超过300套形成了鲜明对比,而8月以来仅有远洋一方、卡夫卡公社、首城国际中心等9个项目的单次推盘量超过了300套。事实证明,越是单次大批量售房的项目卖房底气越足,除刚推出的首城国际中心、远洋一方项目难排上一套房外,计划在本周末才开盘的海华堂也是如此。记者从位于东四环区域的该项目售楼处得到证实,海华堂推出的房源就是310套60至130平方米的产品,两周内的认筹额已达到近5亿元。
调查
大品牌旗下可售房源持续减少
根据市场机构调查的数据,到8月底,万科、保利、复地、富力、华润、金地、绿城、雅居乐、招商、中海这十家标杆房企旗下已领预售证而未销售的库存面积总量达720万平方米,环比继续下降15%。
一边的库存不断消化,一边却是销量的持续下滑。据统计,上述十家房企8月份的销售总量为23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7%,继7月首次下滑后维持在低位。而8大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杭州)8月一手住宅成交量环比降17%。销量不升反降的前提下,库存量还不断地消化,这意味着这些标杆房企的新增可售房源在持续减少。
房源量一向较为稳定的现房市场,也出现了房源减少的迹象。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的住宅现房项目不足50个,这一供应量仅和8月一个月期房的供应量持平。而翻开每个项目的销售证细看,多数现房项目的单次放量套数都能按个位数计算,买房人可选择的余地很小。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未签约的现房套数为185361套,其中住宅有35013套,商业单元有14327套,办公单元有8823套,车位个数有108812套,住宅可售套数不及车位的33%。
分析
“房荒”怪圈透射开发商底气不足
记者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了解到,目前京城可售商品住宅总量达到10.5万套。这一水平不但比三年前首轮“房荒”时高得多,与往年同期数据相比也并不低。而且,就眼下“20个项目放量不足50套房源”来看,别墅项目占多半也是造成房源少的原因。
当然,开发商热衷勤开盘少放量的确是真的,但多数分析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并非说明行情好得开发商都无房可卖了,相反,这更能投射出开发商对于后市预期“底气不足”。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认为,楼市开盘项目出现的“少量多次”现象,说明了受到7、8月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挫的影响,开发商对于市场前景的判断不明朗,因此通过减少每次的推盘量,同时加大推盘次数的方式来试探市场反应,希望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购房需求的倾向和特点,从而确定项目下一阶段销售价格、推出产品以及供应量的调整方向。
“毕竟眼下价格过高,成交市场不景气。”中原地产分析师认为,成交量连续两个月维持低位,近期信贷投放和政策导向的变化增加了市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顾虑,投资需求回落,自住需求则受高房价影响而萎缩。“渡过难关,开发商只有谨慎再谨慎。” (王丽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