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的天量信贷为中国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资产价格泡沫及银行信贷风险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担心。本报记者在采访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时,他表示,在通胀预期背景下,转化为居民收入的货币资金会大量投放到资本市场上,再加上信心膨胀引发的过度负债,将会导致超级资产泡沫的形成。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来看,中国的经济似乎在全球一枝独秀,但也有人表示对资产价格通胀的担忧,你怎么研判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及资产价格问题?
孙明春: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总体趋势明显向好,经济增长越来越强,CPI虽然在未来会有通胀压力,但相对会较为温和。不过,我非常担心资产价格问题。
今年过多的项目上马,银行又没有额度管理,导致贷款投放大量增加。这仅仅是冰山一角,由于今年上马的项目都是大项目,需要多期融资,因此在明年还会支撑新增贷款大量增加,否则就有可能造成烂尾项目。因此说,投资政策在绑架货币政策。
我们预计,2009年~2011年,这3年的新增贷款会达到30万亿元,从过去的数据看,这30万亿元贷款会形成21万亿元的储蓄存款。在通胀预期的情况下,居民和企业在收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会考虑如何处置现金资产,这样就会对资产价格通胀形成直接的推动力。
随着宏观经济在变好,企业、居民收入在增加,货币创造的过程就变成了在资本市场财富创造的过程。这时,投资者信心会膨胀,导致过度负债。我们预计,未来3~5年内,会导致超级资产泡沫的形成。
中国房地产报:按你所说的3年30万亿元的贷款投放量,能否符合监管部门对银行贷款风险防控的要求?实际上,银监会已经开始严格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孙明春:目前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较高,但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会呈下降态势,不排除监管部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在超额准备金率方面,我们看到在7月份只有1.5%,这是历史最低,这都说明信贷猛增的情况下,银行的风险在提高,而监管层也会在上述这些层面进行调整。
不过,虽然银监会提高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但在信贷冲动下,银行仍可以通过股权融资或者注资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房地产报:你怎样判断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走势,又如何理解政策“调结构”的说法?
孙明春:我的判断是,今年的货币政策不是适度宽松,而是极为宽松,2010年会非常宽松,2011年会宽松,到2012年可能会适度从紧。到明年,监管层或会进行利率调整,如果明年一季度货币供应增长过快,也可能会在明年二季度采取额度管理的措施,也就是进行窗口指导。
在这种局面下,即便进行市场化的动态微调,也很难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目前,大部分投资项目还处在准备阶段,还无法判断投资规模有多大,而到明年二季度,中国经济有可能会过热。
我并不是批评现在的货币政策,我也不认为现在有产能过剩问题,今年的投资都在基础设施方面,进入制造业领域的并不多。我们的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在基础设施领域,主要城市趋于饱和,但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仍不足。而我担心的是,短时间内大的投资正在倒逼货币政策的宽松,造成短期的流动性急剧增加。
真正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是财政政策,今后应多往民生、保障领域倾斜。解决消费问题,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动力。
中国房地产报:有人士认为全球流动性将会往中国流动,进入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而在人民币汇率和外汇管理政策方面,你怎么判断未来的走势?
孙明春:我判断人民币汇率在今后会相对稳定,目前在出口不振的前提下,汇率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同时也有升值的压力,主要考虑明年进口增长会很强劲。
我们在研究日本经济时发现,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在搞日元国际化时也遇到了泡沫问题,所以人民币国际化也同样会加剧资本的流入,这是一个很难办的事情。
在外汇管理方面,未来肯定会逐步加大资本项目的开放,而想要人民币国际化,也必须要走这条道路。但也势必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中国房地产报:在资产价格通胀的局面下,你怎么判断房地产价格的未来走势?
孙明春:从2007年一季度到2008年的二季度,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存货积累,原因是商品价格通胀,原材料价格猛涨,使得企业去囤积原材料。但在2008年三季度发生了逆转。包括房地产业,去库存化已经结束,这就造成了供需的变化,现在的房地产价格上涨也有这样的因素。
2008年,由于开发商的资金链紧绷,使得去年的房地产投资下滑非常明显,今年1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只有1%,就会使得短时期内的供需失衡造成价格上扬。但长期来看,由于房地产投资恢复迅速,使得房地产价格涨幅会趋缓,但仍会形成持续的上涨态势。
(作者:叶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