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你知道吗,现在的合肥市人民广场(原市府广场)当年曾被一片低矮民房占据,更一度被戏称为“龙虾街”;曾经,合肥城区面积只有5.6平方公里,人口仅5万余,住房总建筑面积也只有约42万多平方米,且大多数都是土墙草顶或砖木结构小瓦平房。昨日,在由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独家提供的一张张老照片上,记者清晰地看到了合肥住房建设6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合肥
解放前夕,合肥城区面积5.6平方公里,实际建成区不足2平方公里,人口仅5万余,住房总建筑面积只有约42万多平方米。但到1978年,合肥市的各类房屋建筑面积已达980万平方米。
到1985年前,合肥市的房屋产权公产房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虽然国家也鼓励私人建房、买房,但合肥在1985年底私有房屋只有64.3万平方米,仅占全市房屋总建筑面积3.64%。进人上世纪90年代,昔日的土墙草顶房和小瓦平房、危楼破屋基本拆除,新建的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到2004年,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
如今的合肥
一转眼,城市就长“高”、长“大”了。如今,合肥全市百米以上的高楼已超过30座,每年还至少有2座百米高楼诞生。与此同时,住宅小区规模也越来越大,设施齐全且普遍配套车泊位和小区会所。
根据合肥市城市住房建设规划,到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合肥中心城区总人口将达到300万人,建设用地300平方公里,面积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0倍。以“四节一环保”绿色家居为标准,将新建各类住房34.15万套,总建筑面积300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晋俊、杨晓飞、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