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人才公寓公租房项目迎来了首批入驻学生,这也是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首栋投入使用的楼房。之所以能够率先投入使用,与其采用了先进的住宅产业化建筑方式密不可分。据悉,人才公寓3个单体、4.5万平方米、1080套住房,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即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比传统建筑方式提前了三个月。
住宅产业化,即采用工业化“制造”的施工方式建造房屋,实现“搭积木式”建房,建设速度快、建筑质量高、节能环保是其相比传统建筑方式的突出优点。采用了住宅产业化建设的经开区天门湖公租房3号楼,不仅施工时现场扬尘、噪音、水污染等大为减少,墙面在建成后不需进行砂浆粉刷,可直接进行内、外装饰,并且装饰后即可入住,无须晾置。
采用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综合管理自动化,“搭积木式”建房,这些新技术新材料助阵合肥保障房建设。 保障性住房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主要保障对象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群体。在我市保障房建设中,一些最先进的建造模式、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成为我市保障房建设亮点。
市房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我市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中,政府投资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都将优先实行住宅产业化建造。今年,我市滨湖桂园拆迁安置房、经开区滨河小区拆迁安置房、包河区兰州路公租房、蜀山区三期和四期公租房等一批项目列入住宅产业化实施计划,总建筑面积达到111.89万平方米。
除了建造方式的革命外,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广泛采用了最新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
如经开区天门湖公租房项目采用了叠合楼板及墙板拼装、专用砂浆砌筑及抹灰、外饰面砂浆+弹性涂料(防脱落及涂料老化、龟裂等现象)饰面层、加气砼砌块及煤矸石砖填充墙等新技术、新材料,节约了工料、工日,减少了环境污染。
在高新区南岗廉租房设计中,每套住房均采用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实现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一体化,成为全市保障房中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不仅如此,高新区所有保障房项目外墙100%使用了新型墙体材料,内饰装修材料、家具全部使用环保、健康的无苯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