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专家学者格外关注《决定》中提到的“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指保障房建设,而且提出了房地产调控的目标。
秦虹认为,《决定》对房地产影响最大的是保障性住房要覆盖常住人口。
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将此解读为,政府将更多地采取市场化手段,从供给上下功夫,来着力应对一二线城市房价高企的问题。
曾有过多年房地产从业经验的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认为,市场化发展成为方向,行政化调控将渐行渐远。“今后会更多地利用市场化思维、机制来引导,通过税收、经济等手段,而不是简单的行政手段。”陈国强认为,近年来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以限购、限贷、限价等为手段的行政化调控色彩明显,有形之手无处不在、随时显现,无形之手则常常无影无踪、难以施展。尽管行政手段简单灵活,出手快见效也快,容易实现短期目标,但是行政化调控极易扭曲市场关系,模糊市场信号,扰乱市场节奏,从而埋下诸多隐患,带来更多更深的困扰。房地产市场的行政化调控教训即在于此,过度迷信行政手段,无视市场机制,忽略市场规则,虽可能一时满足短期目标,但无助于行业中长期稳定发展。
如何增加供给平抑房价
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69个同比上涨,65个环比上涨。
楼价的攀升与供给不足密切相关。北京首都创业集团董事长刘晓光说,北京一年新增户籍人口60万人,新增常住人口50万人。新增新婚家庭十几万户。一手房一年供应量至多18万套,加上固定数量的存量房,市场一年总共能提供20多万套房,不及新增人口的五分之一。
如何应对如此巨大的需求?陈国强认为,填补需求要靠增加供给。除了在绝对意义上的数量供应中做加法,还要同时提高住房土地的利用效率。《决定》中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规定,无疑为供应更多的居住用地提供了可能性,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则有赖容积率的相应提高。
土地的流转在可能增加住房土地供应量的同时,势必也会影响房价。“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肯定对于房地产的价格是有影响的。”北京首都创业集团董事长刘晓光说,“讲到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宅基地可以先试验。这对于城市边缘土地价值的影响可能比较大。”
卞洪登建议,“未来大都市可持续发展需再走一次"上山下乡"道路。北京要想成为世界城市,就必须从转变发展方式入手,形成众多城市群,彻底改变城乡两重天的二元化结构。改变乡村的建设格局,将大量平房改造成为三层以上别墅和五层左右公寓,既可以提高土地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以增加北京农民的收益。”
“33年前,邓小平鼓励农村多建楼房,就是一种节约土地,提高城镇化容积率的好办法。他说:“建房可以鼓励公私合营或民建公助,也可以私人自己想办法。农村盖房要有新设计,不要老是小四合院,要发展楼房。平房改楼房,能节约耕地。盖什么样的楼房,要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居民的需要。”卞洪登建议,各地区就应该把宅基地翻新建房招商权返还给农民。这样农民就可以用低房价与城里高房价抗衡,让更多刚需城市购房者买到郊区更实惠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