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创新”的政策—北京发展自住型商品房
北京市住建、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10月23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中低价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设的意见》明确,北京市今后将加快发展自住型商品住房,通过采取"限房价、竞地价"等方式供地,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销售均价比同地段、同品质商品住房低30%左 右。今年年底前将完成2万套供应,明年预计完成5万套。
今年年初,北京在年度房价控制目标中已提出“进一步降低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的价格,逐步将其纳入限价房序列管理”。此次出台的意见重点要解决自住性、改善性购房需求。预计明年5万套的自住型商品住房的供应将占全部新增供应的50%以上。
按照自住型商品住房定位,意见规定,符合限购政策在北京市具有购房资格的家庭,均可购买自住型商品住房,其中两类家庭可优先购买:一是北京市户 籍无房家庭(含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其中单身人士购买的要年满25周岁;二是已在轮候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的家庭。购房家庭只能购买一套自住型 商品住房,如将该住房出售,以后不能再购买自住型商品住房。
为防止个别购房人利用转让自住型住房获利,意见规定,自住型商品住房购房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原则上5年内不得转让;购房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5年以后转让的,如果有增值,应当将差价的30%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
点评:北京首次出台的自住商品住房政策的出台与自住型商品房土地的推出,吸引了大批首次刚需置业人群,但由于目前对于自住型商品房需求的人数较多,而真正入市的项目较少,因此,该政策对于未来全国楼市能否效仿,北京楼市的影响尚不明朗。
最“无奈”的政策—住房信息联网
截至目前,距住建部首次提出的住房信息联网"最后期限"已时隔近18个月,距第二次承诺的2013年6月底也已过去8个月。一次次的爽约,让
住房信息联网恍若可见却又难以企及。但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确 立,住房信息联网再次被提上日程。
信息联网意味着我国住房信息将走向透明,从而给房地产市场添加变数。对此,专家认为,住房信息联网是征收房产税的基础,其对于市场的影响一方面在于将会逼出部分存量房,缓解供需关系,另一方面将为我国房地产调控提供更精确的数据资料支撑。但其对市场影响程度则取决于联网数据的完整度与开放度。
点评:住房信息联网与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一样,被外界披上了“反腐”的外衣。市场人士认为“房多一族”屡屡曝光就与房产信息系统和社会征信系统的缺失有关。而信息联网有助于发现腐败活动,斩断利益输送。住房信息联网触及部分人的利益,不希望过分将这一财产进行暴露,地方政府不配合、官员信息难公开、基础数据整理庞杂等因素均使这项工作寸步难行。
最“不易”的政策—保障房年度任务完成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透露,2013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630万套,基本建成 470万套。截至11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已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投资11200亿元。
为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的目标任务。前三年已经完成了目标任务的2/3,2014年有望开工600万套以上。
点评:目前来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解决住房问题的思路,是“商品房归市场、保障房归政府”的双轨制调控。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解决好群众住有所居问题,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同时,为那些由于劳动技能不适应、就业不充分、收入低等原因而面临住房困难的群众,提供能够满足基本需要的住房保障公共服务。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解决总量不足的问题。通过改革调整,使群众更便捷地享受到住房保障制度。
最“期待”的政策—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意味着,之前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房地产调控,在三中全会之后将逐步被市场化手段所取代"。
调控不再是人为打压,而是市场为主导。第二,转变政府职能也意味着放权,今后的宏观调控将是多层次的体系,具体操控将是以地方为主的差别化的税收、金融、法律等手段的调控。
至此,公众对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期盼,在三中全会公告中找到答案。行政调控与市场调控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限购、限价等行政手段将逐步退出,但现行的限制性措施,尤其是一线城市短期内会继续执行。长远来看,市场为主导的房地产行业将拥有常态化发展空间和稳定的外部环境以及以法律法规为依托的制度性保障。
点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划出了大致范围。市场化与科学化的房地产调控,将对房地产行业发展将起到制度性的保障。稳定的政策预期和市场环境,使房企有机会平等竞争和自由竞争,但健康、多元化的市场对企业的要求也更高。在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下,能否把握真实的市场需求,生产出有符合宜居、环保、有竞争力的住房产品从而塑造产品品牌及企业品牌,是否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是未来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