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晚,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出现在北京金隅万科广场。穿着黑色大衣、手持一杯咖啡的王石,全程笑容满面,神态轻松。
“我感到很兴奋!”王石说,没想到这么时尚的商场会是在北京昌平。公司创始人的这一表态,无疑让陪同参观的北京公司总经理、万科商用物业的掌舵人毛大庆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王石对上述项目的肯定,是其本人对万科进军商业这一转型战略的首次公开认可,也为万科各地分公司在商业地产上的探索更进一步增加了底气。
作为曾经只坚持住宅开发、崇尚做减法的企业家,这或许是一种理性的妥协和顺势而为。而在近期万科“老大地位不保”的声音中,万达、绿地、中建、恒大等这些后来者的虎视眈眈,也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逼迫万科这只大象思考如何继续起舞。
单一住宅开发的衰落
“就算我死了,你们搞多元化,我还是会从骨灰盒里伸出一只手来干扰你。”就在数年前,王石曾如是说。
住宅专业化是万科成为行业“老大”的利器。在万科30年的历史上,曾经介入过超市、矿泉水、影视等领域,也曾经开发过商业地产和写字楼,但最终,王石剥离了这一切,用住宅专业化、规模化这一路径实现了万科的超速发展。
近20年时间,万科稳坐“老大”之位。曾经的挑战者一一被抛在身后。直到2013年,万达、绿地这些不同模式的竞争者出现,与此同时,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和基础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一住宅开发的模式困境初显。
“万科拿地上的短板开始暴露。”长期关注万科的业内人士说,在土地公开招拍挂、地价相对合理的年代,万科依靠强大的品牌、多元的融资通道可以快速扩张,但现在,招拍挂市场尤其是一线土地市场地价高企,非万科所容易获取。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出于城市经营需求,出让土地更多将采取盘活存量、城市更新的方式,要求开发商具备商业物业、产业开发的综合经营能力。比如在深圳,更多的城市土地被招商、华侨城、华润置地(橡树湾 润景公馆) 这样的地产商拿走;在更多的三四线城市,动辄数百万平方米、数千亩的土地被华夏幸福、天安集团这样的产业园区开发商获得;更不用说,万达和绿地已经用万达广场和第一高楼征服了无数个城市。
万科并非毫无意识。万科总裁郁亮用“进入下半场”来形容2008年以后的房地产市场,对所有的开发商而言,过去的黄金十年是住宅开发的十年,也是狭义上的房地产市场,那种依靠土地红利、房价自然上涨的盈利模式都已不可持续;而下半场的涵义,则是涵盖住宅、商业、旅游、养老等细分领域房地产市场的开始。
由此,在单一住宅专业化的道路上走了多年之后,万科正在试图多轨并进,在2011年的一次媒体交流会上,郁亮已经提出万科要做“城市配套服务商”的概念,但直到2013年,这一战略转型和提法才被广泛地传播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