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文学批评新格局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发展,人们评说一切的可能与评说一切的欲望一起大幅增长。参与文学的公众及其参与方式发生突破原先格局和界域的嬗变,文学批评的生产不复仅仅是“业界”的事。当下的文学批评形成三大方阵:媒体(网友与记者)批评、专业批评以及学院派批评。

  媒体批评传输的速率、覆盖的面积以及对于公众视听可能发生的影响,远大于其它批评。而网络与传统媒体各自的特性,使两者承载的批评存在明显的区别:网络的“虚拟空间”在形成广泛参与的同时,给出了更大的批评空间。无论是具体展开的论说,还是即时感兴的“跟帖”、“对话”,无论是诉诸理性、切入分析,还是情绪化、娱乐化地戏说和调侃,大体出于自身的经验和体认,标示出一种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迁变,一种传播和话语方式上另辟蹊径的追求。这种追求,有意于“互动”、“娱乐”而少涉于传统的规范和外在的“功利目的”。比较而言,见诸“纸媒”的文化记者的批评,多取“消息型”、“爆料式”,有意“新人耳目”而不忌“一家之言”,无意“求全责备”而不避“以偏概全”,“抑扬”间多有对于“成见”、“定评”的挑战和质疑,可以收获新闻效应,也难免作意好奇的嫌疑。

  一般而言,两者共同优长在于即时介入、褒贬分明、见解新异、立论大胆,弊端则是缺乏细读和精研,不够严谨,疏失了应有的审美“距离”和必要的学理照察,常常有可能从“分明、大胆”走向“冒失、意气”。同时,一如人们厌倦了会议的“老套话”、厌倦了论文的“新名词”,时尚“网语”在批评中乐此不疲的反复使用,特别是连带而出的“大话”、“水煮”、“搞笑”、“恶趣”,也常常会在开阔思路的同时,导致对文学性能的遮蔽和审美认知的偏颇。不过,要求媒体批评“扬长避短”,也许会“避了短”也“丢了长”,我们不妨从其“一言半语”中看到“一针见血”,从其“一知半解”中见到“一语中的”。

  当然,就当下的情况来看,媒体批评的“自身特质”还处于形成之中,在它的发展、建设中介入“理性”和“专业”,使其确立属于自己的审美认知、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是一个积极和可能的方向。

  在当下文学批评的格局中,专业批评领域集结了众多的行家里手。他们的阅读量以及与之相应的艺术视野、知识储备、跟作家临近的角色位置以及学有专攻的理论素养、眼光和功底,构成了他们的优势。他们以较强的“对象意识”关注作品,其批评实践对作品的文本阐释和文学史书写而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对于文学批评的不满,诸如“滞后”、“失语”、“缺席”等指责,又正是冲着这个批评队伍而来。一方面,专业文学批评应时应节、铺天盖地;另一方面,众声喧哗却说不出多少“文学的话”,说不了几句“自己的话”,说不出什么“新鲜的话”。

  我们的时代多有“著名批评家”,却少见“著名批评”,这固然与环境有关,批评家也难逃其责,对流俗的一味随顺,职业道德的消磨沦丧,使很多批评家被有形无形的手支配了“文”与“言”,以致言不由衷、言不及义,贴近“真实”就难,指望“真知”更形同说梦。离开作品的生命和文学的现场,批评无异于“不作为”。

  我们的时代需要那些真诚、扎实又能打动人心的文学批评,这些文字应该同中外文学史上那些著名的批评一样富于创立性和发见力。面对一些批评者的自我放逐,面对其理应拥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沦落,批评家从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双重意义上自我重建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

  学院派批评的崛起为批评打开了新的局面,一批知识结构趋新、学术思路严谨以及学业训练有素的学子蔚为大观地登场,昭示了批评沿着学术、学理进入“规范”的可能。与此同时,需要我们警惕的是:学术前进,思想退场。“学术”的“登场”显见出知识、资源的优势,“思想”的“退场”则昭示了批评者的“自我”迷失和“批评”自身的消解。当满腹“学问”的批评者不再是一个“思想者”,而沦为理论跟创作一厢情愿的对接,批评就失去了鲜活的灵魂。难怪我们进入那些长篇大论、旁征博引的文字如同进入迷阵,那些不无才情的学子流连于“别人家的花园”乐不思蜀。批评不缺少那些“癌变般的花哨词汇组织的增长”(纳博科夫语),不缺少那些演戏般的诸多理论招式的拿捏,却惟独跟批评对象“对”不上“象”;读者难于寻摸其肯定抑或否定了什么,难以寻摸用了什么样的尺、用了什么样的秤去做出了怎样的衡度。

  应该说,强调“学术性”、执著于“学术领域”无可非议且为当下所需。然而,相当自觉地排斥批评及其对象的诸多外在关涉,特别是排斥现实的相关思考,批评也就进入了窒息自身的误区。“学术”原本无以言“纯”,“学术领域”也不应与世隔绝。艺术的思考跟相应的时代、社会思考常常是内在约定的,文艺批评有理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却不应规避这种表里的联系和内在的约定。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文艺现象,都不能不是特定时代土壤和艺术感应的生成物。如果离开了作家作品这个“近景”、特定时代的艺术征象这个“中景”,以及一定时代的天候地气这个“远景”,拒绝文学跟社会现实的相关思考,或许并不妨碍种种匠气的评说,却难免文学发见力、批评的社会意义与合法性的丧失。

  学院派批评不只要突破学究式的言说,更要突破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批评视野;要走出一鳞半爪的瞎子摸象、东扯西拉的言不及义、南辕北辙的指鹿为马;呼唤对文学的审慎态度、稳定把握、穿透目光和睿敏发见。

  面对杂沓纷呈的现实和变动不居的文艺现象,批评家需要阅读作品,更需要阅读社会,需要借鉴西方文论,更需要确立自己的话语体系。我们置身一个不断变革而万象纷呈的时代,有太多的困惑也有太多的机遇,有太多的言说困难也有太多言说的可能。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和诸多的可能性,文学批评者需要坚持真诚的态度,坚持讲真话的勇气,坚持文学批评的职业操守。这既简单又困难,或者说,文学批评的挑战与机遇同在。

 
家园快报 楼市行情 政策关注 购房理财
.
2020年安徽省房地产高品质发展论坛 暨三棵树
2020第七届中国·安徽建筑行业供需对接交流
中环控股“登陆”香港主板 股价气势如虹涨逾
合肥出台新办法规范物业收费
安徽明年计划改造1000个老旧小区
首届安徽省房地产行业毅行比赛圆满结束
首届安徽省房地产行业室内篮球赛圆满落幕
首届安徽省房地产行业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安徽省房地产商会联合克而瑞权威发布安徽省
安徽省房地产商会第三次会员大会暨十周年盛
房企近4年最严峻的生存大考:融资额创新低
土地市场陷“保钱袋”与“防库存”两难
“房闹”考验开发商、业主契约精神
楼市一夜入秋二线城市打折促销增多:合肥楼
当巨头只求活下去 悲观情绪浸染地产业
合肥装修备案调整!物价局曝光最新定价方式
40年见证 合肥市城乡居民住房变化
6月70城房价总体平稳 央地联动楼市调控持续
合肥:“组合拳”整治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安徽:前4月商品房销售和新开工面积增速“
房地产税试点加快,专家建议深圳杭州海南先
合肥回应购房“刚需35岁限制”:必要时进一步
官方发布!合肥新建商品房摇号细则出台!
合肥楼市新政落地——二手房限购区域确定、
4月15日正式实施!合肥商品房交付全面推行“
农业农村部:严禁城里人利用农村宅基地建别
深圳:离婚房产给无资格一方,3年内不能买房
因城施策,杭州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城市群内落户资格互认来了!这两个城市先下
合肥非住宅改租赁新规 9月起实施 可改民用水
如何判断购房的最佳时机
买房什么时机最合适? 开盘当天往往最优惠
买家办房贷遭遇霸王条款 提前还贷要付3%违约
购房指南之冬季买房:冬季购房的七大好处
80后年轻人月光族应该如何置业买房
购房贷款提前还清后还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二手房装修的十大技巧 打造省钱温馨好家居
年底提前还贷要灵活掌握 享受七折利率别太急
买房前后多担忧 购房小贴士教您如何避免吃亏
降息后1月份房贷不降反升 可向银行索取月供
↑ 图片新闻
↑ 热点新闻
·恶意竞标、强揽工程等问题突出 住建部要求:
·正在建设的合肥五大重点片区 每一片都值得期
·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5城政府负责人
·住建部:保持房地产调控定力 着力解决新市民
·报告称房地产行业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过渡
·调控风暴不停 中国炒房客迎来四大“坏消息”
·合肥市今年住宅用地集中出让 供应量不得低于
·楼市去化艰难 南昌市政府出手“自救”
·严查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监管风暴扩至“新一线
·主管部门督导沪深楼市,“房住不炒”定位进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