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眼镜、招牌式的笑容是他的标志。
起初只想找到老婆经常咳嗽的原因,结果他让PM2.5走进公众的视野,人们管他叫“环保家”。
而回到家乡后的“触景生情”,让他做出为家乡苹果代言的决定。
他出生于甘肃天水,80年代末放弃"铁饭碗"南下广东,转战海南。
他与冯仑、王功权等人一起创建万通,“万通六君子”成为圈中佳话。
他与张欣联手创办SOHO中国,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创业夫妻。
他身份多重,写书、做主持、拍电影、拍广告、环保、公益、代言,一个都不少。
他在自传里说,因为小时候在农村,他总想知道山洞外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如今,功名成就的他俨然已看见山洞外万花筒般迷人的风景。
文/腾讯房产 刘佳
近来鲜在公开场合谈论房价的潘石屹,这次也不例外。
面对当前在杭州、南京、北京等城市出现楼盘价格下降的情况,潘石屹对房价走势给出的回答是:“来,我们吃点水果。”
对,没错,就是“水果”。这个原本与房价、房地产市场毫不相关的词语,就这么被顺理成章地“嫁接”在一起。与锋芒毕露的任志强有所不同的是,明哲保身成为潘石屹的处世哲学,不招惹无端的烦恼,这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脸上一成不变、标志式的笑容。
而时下,对于潘石屹来说,“水果”这个词或许有了一层更深的意味。一抹乡愁、一种童年的味道,使他成为家乡苹果的代言人。人们记住了他身穿白扣、蓝色棉布衬衫,手捧一箱“潘苹果”的“形象照”。除了给SOHO办公楼找承租人外,潘石屹又多了一项给苹果找买家的“副业”,而且还做得不亦乐乎。
公益代言:“明星+水果”
潘石屹推销“潘苹果”
自褚橙、柳桃之后,水果界又多了一颗“新星”,叫“潘苹果”。潘苹果也是采取“明星+水果”的营销方式,争取在短时间内被市场认知。据了解,目前潘苹果已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郑州等地做推广,并融合线上线下互动的O2O电商模式。与此同时,国内第一家潘苹果形象店已于近日在银河SOHO亮相。
如果说以前任志强“批评”潘石屹做公益“只出钱不出力”,那么现在则“情况有变”。自去年11月潘石屹代言苹果以来,他就热衷在大大小小的发布会、论坛现场宣传、推销潘苹果。今年4月,潘石屹更是把潘苹果带去博鳌亚洲经济论坛,让苹果走了回“国际范儿”。
谈到代言苹果的初衷,潘石屹说:“每次我回到老家,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们都在种苹果,但是种苹果比较辛苦,种完以后常常销售不出去,于是我想应该如何帮村子做点儿事情。如果苹果销售出去,当地人的收入就能得到提高。另外这样好的苹果能让城里人吃到,对我们村子人来说也是好事。”
于1963年出生于甘肃天水农村的潘石屹,在这里度过了14年的“艰苦”岁月。在他的印象中,他所生活的这个村子在偏僻的大山里,这里没有电、没有水,也没有各种电动机旋转带来的噪音。宁静,是这座小山村的特点。在潘石屹小时候,他的父亲被“打成右派”,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卧于病榻。直至1977年,由于父亲平反,一家人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他们才得以搬离。“艰苦的岁月教会了我爱,这种情感是一笔财富,一生都取之不尽”。
时至今日,甘肃天水仍是我国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作为一种爱的延续,“回馈”成为一种方式。潘石屹说他代言苹果完全发自内心,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他对销售苹果并不在行。目前潘苹果没有跟任何一家超市签署独家代理协议,因为在潘石屹看来,家乡的父老乡亲都在看着潘苹果,如果与某家超市签订几年合同,苹果却不好卖,似乎不好向乡亲们交代。
虽然潘苹果很快被人们所熟悉,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每公斤近30元的价格很“贵”。潘石屹说在天水当地,农民收购苹果的价格如果是5、6元的话,实际价格只涨了1元。至于苹果在流通、储藏、销售环节所要支付的房租、水电费、人工费等会“随行就市”,如果苹果卖不出去的话,价格也自然会有所调整。
除了代言苹果之外,潘石屹为家乡做的另一件事是建立学校。在过去几年里,天水有三千多名老师陆续来到北京,接受短期培训。潘石屹认为,教育能让一个人及一个家庭发生改变,这一点,天水也没有例外。
关注环保:天天微博 转发PM2.5数据,感觉自己就像祥林嫂
与代言苹果“形象照”同样被人们记住的,还有潘石屹在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拍照时被保安阻止,亮出人大代表证的“自救照”。这次,潘石屹试图用数码相机去记录北京雾霾下的收费站。从2011年10月起,潘石屹就开始热衷环保,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天天转发PM2.5数值,这种行为大致持续了两年半,他感觉自己就像祥林嫂,而这么做就是为了唤起人们对PM2.5的关注。此外,他还不间断地做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向政府提交空气污染治理提案。
潘石屹说他之所以关注环保,是因为一开始爱人咳嗽,找不出原因,后来他的一个朋友说这是因为细小的空气颗粒物造成的,潘石屹就开始研究PM2.5,他想要所有人都知道,这种空气颗粒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害的。
潘石屹曾说,做公益有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坚持,碰到别人的误解,能够坚持下去,哪怕就是做到一件事,一直做下去就了不得。虽然在关注环保问题上,也有不少人质疑潘石屹是在作秀,但是他也确实让大家看到了他坚持与“专一”的一面,因此他又多了一个头衔——“环保家”。
“其实我对这个名头并不适应,因为我觉得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建房子,如果大家夸奖我房子建得好,我觉得这样的荣誉是对我的肯定,我心里面会感觉很踏实。因为在我一二十年的时间里,不管是在国外参观也好,还是在外地参观也好,我一直就在研究建房子,这是我的本职工作。至于PM2.5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它到底能对人体造成多大伤害,多少医生,甚至比我大的人用自己毕生的经历去研究,而我的行为就是为了让人们关注PM2.5。现在大家已经关注了,剩下的便是建设性问题了,首要的便是要对其加以治理,这是全民、全社会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潘石屹说。
在潘石屹看来,空气治理与水治理不太一样,因为空气治理是无孔不入的。“我们花了大概一年半的时间,现在算是掌握了室内PM2.5的治理技术,我们主要厂家是霍尼韦尔、美艾,我主要起到的是监工作用。”潘石屹说道,“空气污染治理的障碍主要是技术不太掌握,如果想真正下决心做一件事情,技术上的难题是可以突破的。”
对外,SOHO中国一直强调员工在自己的办公室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且公司一直在建设绿色节能环保建筑方面做努力。虽然我国近年来一直在提倡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但是成效差强人意。潘石屹认为,关键是要在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上,如果没有严格标准,那么执行起来就会比较乱。特别是在我国农村,绿色建筑的发展非常落后,最直观的一点是乡下建的房子都没有保温层,屋里夏热东冷,如果不执行建筑标准,农民自己盖房就是这样,耗能量非常高。“实际上作为现代建筑,这些都是不应该的。”
转型答卷:“包租婆”当的很成功?
提到SOHO中国,人们除了格外关注办公室室内空气质量外,还绕不开SOHO转型是否成功的话题。
潘石屹与张欣
SOHO中国成立于1995年,由潘石屹与爱人张欣联手打造,专注在北京与上海两地开发高档商业地产。2012年8月16日以前,SOHO中国一直主攻散售、做动产,力求“一平方米都不留”,而此后,潘石屹则通过SOHO中国官方微博宣布,公司商业模式由“开发-销售”转向“开发-自持”,预计将持有150万平方米在北京、上海黄金地段的写字楼和商业物业。潘石屹曾对媒体公开表示,SOHO转型是综合考虑后的结果,这既有公司面对市场变化主动转型的需要,也有政府对商业地产自持比重的要求,以及对于未来拿地、收购阻力的预估。
从转型之初到现在,有不少人担心,以SOHO中国现有资金量能否支撑顺利转型,且由于SOHO中国当上“包租婆”之后,相比销售,一时间公司资金进账锐减,能否源源不断地有大量资金补充,以支持现有物业开发,也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直到今年2月,SOHO中国宣布以52.3亿元的总交易金额将上海的SOHO海伦广场和SOHO静安广场转手出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SOHO中国转型导致公司资金压力骤增,卖掉上海物业是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支持SOHO中国其他项目的发展。
联想到去年李嘉诚频频抛售内地及香港物业及张欣家族收购通用汽车曼哈顿办公楼40%的股份,业内猜测SOHO中国此番抛售有异曲同工之处。
此前,SOHO中国CEO张欣在接受腾讯房产采访时回应称,卖掉上海两处物业是因为SOHO中国在沪物业持有比重高,北京则不存在这种情况,而投资海外物业只是个人行为,与公司战略无关。
潘石屹也表示,SOHO中国在上海投资近500亿元,占总量的75%,当前SOHO中国已开始优化投资结构,逐步增大在北京的投资,以达到两地平衡,且SOHO中国每一分钱的投资都在中国,所谓的撤资是谣言。
潘石屹认为,一个国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其GOP增长速度成正比,GOP增长之后,人们才想着把办公楼做大,住房条件也可以适当改善。现在中国GOP增速保持在7.5%以上,而国外很多国家GOP增速零增长,所以他们的房子开发量非常少。这样来看,SOHO中国未来房产项目投资开发还是要集中在中国。
潘石屹认为SOHO中国转型是成功的,因为从公司2013年财务报表上看,公司净负债率只有17%,且现在将公司净现金与销售上海物业回款加总,可以动用的资金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具体从业绩报告数据上看,2013年SOHO中国营业额为146.21亿元,其中出售物业单位收益为143.42亿元,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为2.79亿元,而在2012年,公司营业额为161.43亿元,年出售业务收益为159.86亿元,租金收入为1.59亿元,由减持销售而带来的营业额大幅下降使业内对SOHO转型存疑。
在宣布转型时,潘石屹曾说,三年后,公司盈利将主要来源于租金收入,五年后,现有150万平方米物业的租金年收入将超过40亿人民币。此时SOHO中国转型就有如埋下一粒“花开两期”的种子,能否孕育成功、开花怒放,则陆续在2015年和2017年得到检验。
采访手记
要说潘石屹是地产圈里的“章子怡”,这话一点儿都不假。
在今年博鳌亚洲经济论坛、“人的城镇化”分论坛结束时,还没等潘石屹走出会场,就早已被媒体记者、与会代表、合作商等各路人马围合,提问摄像、合影留念、所要签名等各种要求在嘈杂的人群中纷至沓来,而潘石屹则露出一贯的笑容,在边走边回应中随机配合。潘石屹到底说了、做了什么,似乎已没那么重要,重点是此处有“明星出没”,那就必须得“追”。
再来看看潘石屹的微博,截至发稿日,他的粉丝已达到1684万,这个数量早已把很多二三线,甚至是一部分一线明星远远落在后面。他所发布的每一条微博都引来大量转发和评论,“杀伤力”不容小觑。
如果相比“演而优则唱”、则导的速度,那么潘石屹“多栖发展”一点儿都不“差事儿”。主持、代言、拍电影、拍广告、拍宣传片、做公益……转眼间,潘石屹书也写了十来本,且时常还客串下运动健将、厨男、文艺大叔,跑步、骑自行车、榨果汁、摄影……正是应了张艺谋那部电影的片名——《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你还试图仅以开发商的身份来定位潘石屹,那显然不够准确。本次采访前,潘石屹还刚刚为让他惊呆了的蜡像揭幕,并与媒体一道儿在望京SOHO办公楼里检测PM2.5。也许对于潘石屹来说,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更能让他记住快乐,而后再以他所倡导的中庸之道,在繁华的都市里,认真地“做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潘石屹与腾讯房产《佬有话说》主创人员合影
腾讯房产对话潘石屹(节选)
SOHO中国每一分钱都投资在国内 效仿李嘉诚撤资是谣言
腾讯房产:绿地、碧桂园这些企业都瞄准了海外市场,SOHO中国是否也有类似计划?
潘石屹:没有。SOHO中国每一分钱的投资都在中国,就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前一段时间谣言比较多,是我们要撤资了要学李嘉诚了,我说SOHO中国没有一分钱在境外去投,所以说我们学李嘉诚要撤资了,不看好中国经济,不看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这些都是谣言。
腾讯房产:有一种言论说,企业在发展,多元化发展之后一定会走向海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SOHO中国也不会有这样的计划是吗?
潘石屹:房地产的发展主要是取决于GDP的增长,GDP增长了人们才想着把办公楼做的大一点,住房改善了。如果是没有经济增长的话基本是没有房地产的。所以在中国,经济增长好赖还有7.5%左右,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是0%的增长。所以他们的房子开发量非常少,所以SOHO中国还是集中在中国,集中在中国的北京和上海。
繁华地段概念并非一成不变
腾讯房产:SOHO中国的项目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往往是集中在比较稀缺的黄金地段,未来随着北京二、三环,包括四环的地块供应稀缺,包括上海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以后SOHO中国战略转型上会不会有一些考虑?
潘石屹:SOHO中国都是集中在北京、上海的繁华地段,繁华地段的概念有的时候在变,老觉得二环里面是繁华地段没有地了,我们理解繁华地段就是离地铁比较近,离交通枢纽比较近的地方也是繁华地段,这些地方未来也是会发展起来了。像望京是四环之外,也不错,现在我们租的非常好,出乎意料的好。
商业地产受电商冲击大 京沪写字楼依旧短缺
腾讯房产:您怎么理解电商冲击下的实体商业的发展?
潘石屹:商业的话电商冲击量还是比较大的,而大众要集中在一起办公这个趋势并没有多少改变,因为人们还是需要交流的,需要互相碰撞才能出现火花的。
腾讯房产:我们看到一些商业地产包括一些写字楼出现了空置化现象,您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把空置率减少?
潘石屹:空置就是建的多了,没别的办法。北京、上海的空置率应该是最近这十几年时间最低的,低过5%。所以这就是办公楼不够。要是连5%的空置率都没有的话,北京好像上个月统计空置率是百分之三点几,上海是百分之四点几,这都是非常低了,北京上海缺办公楼。
SOHO中国转型成功 负债率在上市公司中最低
腾讯房产:SOHO中国转型,由开发到销售转变为开发到自持,这种初衷是怎么考虑的?您怎么评价现在转型后SOHO中国的发展状况?
潘石屹:为什么转型的原因?我们给市场上说了很多遍了,到现在为止,资本市场、股票市场都能够理解在这样的一个市场环境中,根据SOHO中国的情况为什么要转型。而大多数人担心的是转型会不会成功?因为销售房子每年有大量的收入,租房子收入是非常低的,能不能成功?最关心的是你有没有这样多的钱能支撑过去,这也是市场上最担心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我觉得都不用担心了。我们的股东们请放心,我们2013年末最后一天的数字,我们的净负债率只有17%。我们的净现金帐面存款和销售出去的房子,最近一段时间可以动用的时间超过200亿人民币。这样的净负债率在全中国房产公司中可能是没有的。我们看见公布的财务报表,所有上市公司里,我们的负债率是最低的一家,净负债率只有17%。所以我觉得这个转型应该是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