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年来,合肥市在经济快速发展,“大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2006年至2008年,我市万元GDP能耗分别下降4.18%、5.12%和5.34%,远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连续两年获得省节能目标超额完成奖。预计2009年这个数据仍在5%左右,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鉴于我市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的特殊成绩,近日在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上传来喜讯,我市获得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荣誉称号。这一荣誉的取得,是对我市近年来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次充分肯定。
节能减排“成绩单”很亮眼
以“生态文明与节能减排”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通过社会公众网络投票、短信投票、邮寄投票和专家投票四种方式展开评选,共有339个地级市、339名市长与124家节能减排大型企业参加评选,竞争可谓十分激烈。
合肥的节能减排“成绩单”在众多城市中显得十分亮眼:经济快速发展绝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我市坚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放在同等位置,积极打造绿色GDP,努力使合肥的水更清、天更蓝。根据监测数据反映,我市饮用水源水质始终保持稳定,所有109项指标均达到三级标准,巢湖西半湖、南淝河、十五里河污染出现好转趋势。全市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并呈现逐年下降势头。
为了水清天蓝敢“动真格”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与全市上下不遗余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密不可分。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2009年市政府又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环保目标责任制,将减排指标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将减排成绩作为县区、市直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为了让合肥的水更清,我市坚持大力度投入,高标准建设,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我市已建设污水管网1459公里,建成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12座,总处理规模达到75.2万吨/日。积极落实巢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巢湖流域17个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1.3亿元。2008年,我市污水处理负荷名列全国第一。同时,治理完成的清溪路垃圾填埋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为了让合肥的天更蓝,我市加强防治锅炉大气和扬尘污染,深入开展油烟、烟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启动机动车排气监管工作,全市24.7%的出租车、30.4%的公交车使用压缩天然气;实施农村环保小康行动计划,共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20个,并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高科技助力节能减排
在狠抓污染减排过程中,我市还发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优势,结合科技进步,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使企业水耗、能耗大幅度下降。通过巩固全国节水型城市成果,推进废水循环利用;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从源头把关,控制生产各个环节,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强化监督,每年开展专项行动,加大环境监察力度,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快在线监测装置建设,提高老污染源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水平。目前,我市重点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
节能减排的美好蓝图正在一步步实现:到2010年,我市将争取实现全市污水处理总规模达到100万吨/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努力实现“基本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的目标,全面完成减排目标任务,坚持节能减排取向不动摇,坚持环保标准不放松,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并为经济发展创造优良条件。 ·蔚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