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各地暗流涌动,放松楼市政策小动作不断的时候,呼和浩特光明正大地率先打破了“限购令”。26日晚上,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官网发布了一份戏剧性的“更正声明”,将此前一度发布又撤下的官方文件进行了细微调整—将取消商品房限购条文中的“含二套住房”改成了“含二手住房”。
细究起来,一个字的调整可以说是不痛不痒,但正因为此举的标志性意义,和发布又撤下的过程,使得人们对于其中是否存在政策博弈遐想连篇。那么,文件的改动过程是否暗含内情?呼和浩特又是为什么成为了最先公开松绑限购的城市?
6月24日,呼市第一次公布了这份涉及取消限购、对外来人口放开、调整公积金政策的楼市文件。但当天下午文件链接就失效了,官方给出的原因是“打印错误”。
然而,到了26日晚上,文件将“二套住房”改为“二手住房”后再度发布。由此,国内执行了三年多的限购政策终于打开了“缺口”。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处长冀罕钢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政策的出台,基于对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多角度考虑,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下一步会认真落实。至于此前文件的更改,并没有外界猜测的所谓“一度被叫停的博弈过程”。
冀罕钢:这个确实是在我们核稿交稿的过程中,某一个环节可能出现了差错。
记者:都是一个正常政策发布的流程?
冀罕钢:对,其他都是正常的。
呼市某楼盘销售人员介绍,此前呼市一套房首付比例百分之三十、二套房百分之六十,第三套就不许购买了,现在,政府通知已经很明确,只是还不知道何时开始执行。
销售人员:最直接的意义是,你买几套房都可以,而且都给你办房本。因为签完合同都一批批去房管局备案,他那边要是不收套数调档证明,就是正式取消了,估计再过三四天就知道了。
尽管政策出台过程颇为复杂,但在市场人士看来,呼市第一个为限购松绑,一点都不出人意料。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以能源经济为主要动力的呼市,这两年因为相关行业的不景气,失去了保增长的动力;而失衡的供需比,更使得呼市楼市处于崩盘边缘。
张大伟:不足两百万城市人口的二线末城市,可售商品住宅存量高达12.2万套,因为呼市每个月成交量大概在1000套到1200套左右,他的去化时间大概需要十年。而且他未来两到三年还要供应大概10万套。而一个正常库存周期大概只有十到十二个月。
不过,根据记者的随机采访,呼市市民的观望情绪并没有马上改变。
市民:为什么会出这个政策呢,肯定是房地产现在不景气,现在这样房地产肯定还会升温。
记者:那您有没有打算趁现在买房?
市民:观望观望吧。
而在市场人士看来,这位市民的判断,正是政府为限购松绑想要达到的目的—已有多套房人群购买欲望已经大大降低,但刚需人群却可能因此作出楼市回暖的预期、进而入市。
正是基于这种拉动经济的急切心情和改变楼市预期的期待,两三个月来,多地都已试探性地放松限购,但每当媒体报道时,官方态度却又遮遮掩掩、讳莫如深。如今,呼和浩特站了出来,他们会随即跟上吗?
从今年4月底开始,天津市陆续流出放开第三套房限购和滨海新区差别化限购的传闻。记者昨天致电天津各个区包括滨海在内的二手房中介,他们都表示,限购政策还没有变化。
中介:没有,没有这个想法,反正现在还没听到这种政策。
不过,天津滨海新区一楼盘售楼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滨海的一手房,即使是第三套,也已经可以认购,网签可能即将放开。
售楼人员:我们收到了一个内部的一个消息,现在我们可以签订协议,因为这个信息房管局那边没有完全放开,这个网签现在是签不进去的,因为我们这边现在有一个客户就出现这种情况,有二套房,第三套就签不进去,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了,因为我们前段时间也咨询一下房管局。
然而,截至目前,官方仍未发布相关政策。记者曾咨询相关部门了解到,包括滨海新区在内,相关政策仍在研究阶段,最终会否执行并无任何披露。
暗流涌动却秘而不宣,几乎成为地方楼市调控的常态。尽管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此前曾公开表态,各地调整楼市政策的总基调是,始终鼓励保护消费需求,遏制投资需求;对于是否取消限购,每个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不过,呼和浩特出手之后,情况可能发生变化。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未来多个房地产二线城市可能跟风为限购松绑。可以说,这种情况是出于无奈,但他也警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有关部门应及时明确政策信号。
张大伟:应该有一个明确表态,哪个类型可以做出松动调控,哪些不应该、比如已经有明显大城市病的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松绑限购,呼和浩特在新政中也提及了优化土地供应结构等问题。张大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引导各地重视类似的长效机制建立。
张大伟:更多的也应该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土地出让等方面的长效机制的政策,避免地方政府盲目的松动,不是使房地长市场健康发展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