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既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又对拉动GDP增长有巨大作用。地方政府对于限购松绑只会越来越积极。
从不限购到政府辟谣再到承认松绑,呼和浩特做了地方楼市调控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政府。
6月20日,呼和浩特取消楼市限购政策发布之后,半日之内又紧急“召回”。就在业内以为又是一次“乌龙”时,6月26日,呼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官网发出《关于切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修改版,提出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时,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这意味着限购“红线”被呼和浩特率先打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的指导思想,这是10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没有强调“房地产调控”。
而在“分类调控”的思想下,地方政府自主性加大,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挽救岌岌可危的楼市。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天津、无锡、沈阳、广州等至少16个城市采取或直接放松限购条件、或放宽落户条件、或采取调整公积金贷款等方式促进楼市走量。
值得注意的是,与前几年一有地方试探放松限购政策,轻则问责、叫停,重则前途无“亮”相比,这一次中央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默许。现代创鑫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与部分境外投行集体“唱空”中国楼市不无关系,但限购松绑的城市大多还是在遮遮掩掩下进行。
虽然地方政府挽救楼市心切,但谁也不愿意冒风险。近年来,社会舆论对于楼市限购政策关注颇高,谁也不想明天就上某家网站的头条新闻。甚至有政府向开发商表示,只有确定来访者确有购房意图,才可以告诉对方限购政策可以放松,而不能将限购取消的通知明目张胆地贴在售楼处。
从急需政策支持的地方楼市分析不难看出,库存过大造成供需失衡是主要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初作为控制房价快速上涨的短期性、行政性应急措施,限购已经不适应目前楼市下行的大环境。但中央希望地方政府从供给端解决供求关系失衡的问题,而不是提前透支未来需求。
高鑫表示,是否取消限购应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像呼和浩特这样楼市萎靡,房价下降的城市,限购显然意义已经不大,反而可能抑制经济的增长。而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对于未来地方政府如何调整楼市政策也表态称,各地调整楼市政策的总基调是,“始终鼓励保护消费需求,遏制投资需求”;而是否取消限购,每个地方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当前形势下,尽管人们批评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既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又对拉动GDP增长有巨大作用。地方政府对于限购松绑只会越来越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