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界有句名言是,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在人们普遍都有两三套房的三四线城市中很难说;但在北京,这句话还是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只是很多开发商都没到了山穷水尽必须割肉大让利的地步,购房者又觉得2013年上涨了那么多,现在只降一点点,现在买怕是还要跌,所以市场的主流还是绷着、观望。
北京楼市新盘、二手房的成交量在低谷徘徊了大半年都不是新闻了,媒体喜欢用各种数据同比、环比写“再创新低”、“持续低迷”的报道,这被业内知名专家陈淮称为,是过度关注青春期儿子,吃喝拉撒全部精确计量监测,殊不知孩子身体健康得很,只是前面吃撑了,这几顿少吃点缓缓而已。
从最近的情况看,这个青春期的孩子总算恢复了一点点食欲。7月至今,二手房成交恢复在了稳定的低位,总算没有再继续下跌;而新盘市场上,上周末更传来了华润·萬橡府等一批改善型楼盘开盘销售红火,还出了日光盘的喜讯。
所谓改善型楼盘,至少都是给中产阶级准备的,单价高,户型大,品质较好,门槛价约在400万元/套或以上,这样的楼盘能“日光”,或者更真实些,除了边角户型其他都卖得差不多了,可算给淡市中的楼市打了一针强心剂。
刚需盘降价出货大家不陌生了,但类似华润·萬橡府,上次开盘都是两年前了,熬过了去年的4万元以上项目难取证的“限高令”,最后以逼近6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取证,就在担忧客户买不买账时,项目首期180套房源火速日光,确实是近期少见的热销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北京的购房需求一直是最坚挺的,而相比首次置业的客户,这批已经是第二次、第三次或以上买房的客户有丰富的买房经验,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经历过楼市的几次小调整,对市场有独立的判断,想吸引他们的钱包,房子必须得地段不错、户型优秀,品质上佳,而且最重要的是,还得有相对合理的定价,缺一不可。
相比首次置业的客户还在和自住房较劲观望,今年北京的市场中,首次改善和再次改善的楼盘可能会有机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市场再也不是那个“你好我也好”的时代,有的盘冷,有的盘热,拼的还是开发商的专业度和对客户的诚意。
面对这些数量较少、十分挑剔的购房者,各楼盘还得掂量掂量自己的筹码:要是条件所限产品欠点火候,诚意更要做足;要是对外还必须端着名企大盘的女神架子,对内也要各种吐血提高吸引力,毕竟改善型客户就像四五年才发一拨的竹笋,别等被小伙伴割了再后悔就晚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