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小丹在广东省两会期间说,鼓励和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但一定要是健康、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房价不能急上急下,大起大落。(2月3日《广州日报》)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广州全市十区一手住宅成交均价高达9346元/平方米,在5年之内翻了一倍。其中,12月份交易均价为11263元/平方米,同比上升40.6%,环比上升9.5%。“万元区”的触角甚至延伸到郊区,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萝岗六区,广州首次出现六区房价齐破万。同时,创下了两项历史记录:中心六区一手住宅均价达到13810元/平方米,环比上升4.1%,再度创下新高;天河区的房价更是达到17686元/平方米的历史高点。你看你看,房价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只是“急上”,只是“大起”,一点儿也没有“急下”,一点儿也没有“大落”,充其量,楼市在中央密集出台调控新政影响下,成交量有所下降,地方官员怎么就如坐针毡,急吼吼跳到前台,为开发商撑腰打气,为高房价摇旗呐喊? 中央在最近一个多月内,连续发出5道“金牌”,旨在遏制疯狂的房价。这么多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却鲜见地有什么积极回应。除了上海市长韩正表态说,宁愿GDP落后也要保民生、抑房价,其他地方政府都出奇得平静。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此次“国十一条”下发的同一天,杭州市政府推出29项房产新政,此举被民间人士直指为高房价托市。南京、合肥、青岛、舟山也都在近日推出与中央调控基调相反的“地方房地产新政”,业内还预期,会有更多的城市跟进。 毋庸讳言,地产业不仅绑架了中国经济,更绑架了地方政府。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大约一半和房地产相关”,“这就是抑制房地产泡沫如此困难的原因”。房地产已经占了GDP的6%,四分之一的投资在房地产行业,60多个产业与房地产关系密切。地王频现、地价上涨,被看作是房价一路飙升的重要幕后推手。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卖地收入”为377.6亿元,平均楼面地价413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74.5%。对房地产业的过分倚重,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在经营城市的理念远远重于关注民生目标的现实语境中,指望与开发商利益集团捆绑在一起的地方政府遏制高房价,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改变供求关系,是运用市场机制遏制房价飙升的重要手段。为此,中央明确要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而各地对此不是行动迟缓,就是消极应付。以广东和广州为例,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在刚刚召开的广东省两会上,有代表发现,广东省去年卖地收入960多亿元,仅安排6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支出只占了0.6%。而国务院早在2007年就明文规定,在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拿出不得低于10%的比例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去年上半年,广州市政府宣布,当年将新增1万套廉租房。偌大个广州,1万套廉租房实乃杯水车薪。从土地供应方面来看,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地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了27.54万亩,完成年度计划供应量不足一半。 在理念和目标上,中央政府把房地产当做民生问题,希望房价能够让大部分老百姓承受得起;而地方政府则是把房地产当做经济问题,土地出让金和税收是地方政府最关心的问题。不改变现有的官员考核机制、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以及唯GDP是从的从政理念,地方政府只会不断推动房价持续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