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产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房企资金回笼不理想,多数开发商缩减拿地支出
“从房地产资金方面看,多数开发商有一种在房间里喝白开水,却突然‘晕倒’了的感觉。”某不具名房企高层向记者直言,在今年年初之际,可能多数开发商都没想到房地产市场会这么快感受到“冬天”的温度。
“现在楼市已经进入筑底阶段,市场氛围在扭转。”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不过,从土地市场的表现来看,开发商依然非常谨慎。事实上,龙头房企万科今年缩减购地的表现已经折射出标杆房企今年的拿地态度。
然而,在标杆房企几乎都忙于消化存货,少拿地、少开工确保安全之际,央企华润置地(橡树湾 润景公馆) 却开始高调拿地。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今年前7个月,华润置地斥资317亿元“补货”,力压万科等千亿元级房企,成为今年前7个月10家标杆房企中权益购地金额最高的房企。
多数标杆房企缩减拿地支出
据记者观察,今年一季度,20强房企拿地规模并未明显放缓,甚至有的房企还较为积极,但进入4月份后,标杆房企补货意愿急转直下,由稍显积极变得极为谨慎,放缓拿地进度成为房企的共识。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10家标杆房企权益购地金额为80.52亿元,环比回落53.4%,创年内新低。此外,与2013年10家房企月均购地金额相比,亦回落71.9%。
据记者了解,上述纳入统计的10家标杆房企分别为万科地产、保利地产(保利西山林语 保利新茉莉公馆)、招商地产、金地集团、雅居乐、中海地产(中海九号公馆 中海尚湖世家) 、恒大地产、富力地产(富力又一城 富力盛悦居) 、绿城中国以及华润置地。
而截至7月底,这10家标杆房企权益购地总金额为1322.27亿元,仅相当于其2013年全年购地金额的四成。从单个房企的表现来看,华润置地权益拿地金额最高,斥资317.72亿元拿地“补货”;中海地产和招商地产的购地金额是去年购地金额的六成至七成;而其它房企花费的购地金额均不及2013年购地金额的一半。
“我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拿地了。”某房企高层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由于去年和今年年初拿地较为密集,今年公司的可售货值充足,因此公司忙于加快销售速度,进一步提高周转率,并不急着补货。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记者表示,今年3月份以来,由于楼市成交量大量紧缩,房企资金回笼情况不理想,因此开发商拿地态度趋于谨慎,购地金额处于低位徘徊。
华润成年内“拿地王”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房地产企业都在缩减拿地金额,甚至大量减少开工面积,减少资金链带来的压力,力保企业能够安全地“在场踢球”,但华润置地今年的拿地策略却显得颇为高调,在土地市场一路积极“斩杀”地块,增加土地储备。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今年前7个月,华润置地总计斥资317.72亿元增加土地储备,而且已经超出其去年购地金额20.2%。
5月28日,华润置地以15.7亿元竞得广东省汕头市区南国商城黄金地块,建筑规划面积接近47万平方米;6月20日,华润置地以9.2亿元竞得福州鼓楼区商住用地,建筑规划面积为22.5万平方米;同日(6月20日),华润置地再次以29.14亿元竞得福州鼓楼区另一块商服用地,规划建筑面积为46.3万平方米;6月26日,趁着南京土地市场冷清,华润置地以34.8亿元底价拍得位于南京浦口一幅商住混合地块,规划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
一个月内四度出击土地市场,且每次花费的拿地金额都不低,这种高密集且大规模的拿地动作在今年并不多见。
据华润置地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2013年新增土地权益面积1009.66万平方米,截至2014年2月28日,总土地储备达3580.91万平方米。
对此,有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有母公司华润集团扶植,加上央企的融资优势护航,让华润置地敢于“不差钱”拿地。
事实上,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10家标杆房企共计融资855.11亿元,已达去年全年的65%,其中,华润置地以239.61亿元的融资金额位居10家标杆房企之首。
对此,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曾表示,除华润信托和华润银行可以为华润置地提供借贷资金外,公司在境外融资的低资金成本优势,是一般房企难以企及的。
不过,有业内人士也表示担忧,华润置地近年来在大量增加土地储备,而淡市下想快速收回销售回款并不容易,公司的现金压力将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