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合肥将有望成为安徽的“陆家嘴”。昨日下午,《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讨论稿)》正式“出炉”。根据规划,至2020年,合肥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13%左右,初步形成立足安徽、辐射周边、服务长三角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届时,金融业将成为合肥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家底”丰厚
据了解,当前我省正处于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还是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都面临着资金短缺、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打造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在积聚金融资源、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2009年合肥市GDP达2102.12亿元,同比增长17.3%,增幅高出全国8.6百分点。在全国省会城市中,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第一。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为打造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融体系方面,合肥市已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等各业并举、功能互补的金融体系,拥有法人金融机构15家,工行、建行等已决定将结算中心、备份中心等落户合肥。据了解,2009年末,合肥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761.4亿元、3528.8亿元,同比增长37.9%、34.5%。
势在必行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等各种政策叠加的良好机遇的到来,为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参与制订该规划的专家认为,从全国情况来看,区域金融中心竞争愈演愈烈,目前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杭州、南京、武汉、郑州等周边省会城市纷纷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步伐,构筑区域竞争的战略高地,合肥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已迫在眉睫。
按照规划,至2012年,合肥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初步建立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框架;到2015年,合肥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基本建设成合肥滨湖金融城,完成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总体布局。
规划还提出更为宏伟的目标,要把合肥市打造成安徽省和长三角重要的区域性信贷资产交易中心、区域性票据业务中心、区域性资本市场中心和区域性保险业务中心。至2020年,合肥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13%左右,初步形成立足安徽、辐射周边、服务长三角的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业将成为合肥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滨湖先行
合肥将借鉴国内外中央商务区、金融区的运营经验,将合肥滨湖新区倾力打造成为安徽的“陆家嘴”。
据了解,合肥市将规划3平方公里建设合肥滨湖金融城,并鼓励和引导合肥金融机构和将要入驻合肥的金融机构向滨湖金融城集中。同时,将加快实施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将其区域性资金营运中心、后台业务中心、产品研发中心、信用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和灾备中心入驻,强化区域性金融管理总部功能。
其次,围绕滨湖金融城,统筹规划和布局资本要素交易市场和金融服务产业园建设,加快完善交通、电力、电信等各项基础设施,以及会展、商务、酒店、休闲等服务体系,为金融机构和人才提供适宜工作、生活的居住环境,吸引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金融咨询机构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入驻。
另外,合肥市将充分利用土地优势,将合肥金融业目前高度聚集于主城区的商业物业和地产的优势,通过优惠出售等形式,吸引省级金融机构统一布局和入驻滨湖金融城,尽快形成滨湖金融聚集区。
规划提出,合肥金融中心的建设比照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财政支持政策,由省财政分5年安排5亿元、合肥市政府分年度配套安排10亿元设立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实习生叶旻、记者刘晓虎)
合肥的“金融蓝图”
2012
合肥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初步建立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框架。
2015
合肥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基本建设成合肥滨湖金融城。
2020
合肥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13%左右,初步形成立足安徽、辐射周边、服务长三角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