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房清理,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如何让已被侵占的公房再“吐出来”?合肥市去年以来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清房行动”,这场硬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该市在清房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值得借鉴。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推行公有住房改革。 20多年过去了,由于受当时情形所限,全国各地至今均仍存在较为普遍的“公房违规”行为,这包括违规购买或租住直管公房以及违规购买房改房、集资建房、安居房、拆迁安置房等。由于是历史遗留问题,且情形追溯颇为复杂,直管公房的清理工作一直以来在全国都是难题。
公房严重流失的背后
3月7日,虽然是周日,但是合肥市清房办的工作人员还在紧张地忙碌着。合肥市的清房工作按照原定计划,在去年12月正式进入了第三阶段,也就是重新审核现租住直管公房未购买的承租人的条件,符合条件者方可换约续租。据介绍,合肥市共有2500多户租住公房的承租人,如今已经审核了1000多户。在这次严格的“换约续租”的审核中,一批违规租房户“浮出水面”。据悉,这批人将不得不退出公房或者按照规定以市价续租。
合肥市清房办负责人陈新胜指着一份违规租住公房的“房客”档案告诉记者:“这位在省城某高校工作的‘房客’,早在多年前就已经享受国家政策,在六安路拥有了一套房改房,却还是一直‘租住’着琥珀山庄的一套直管公房。这是标准的违规租房,属于这次清理工作必须严格纠正的租房行为。 ”仅以这套房子举例,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琥珀山庄的房子,这位“房客”只需要付给国家每个月几十元的租金,而自己转租后收入则高达近千元。 “利用国有资产当起‘二房东’,这‘房客’这么多年积攒下来获得的额外收入一定不菲,可是这收入正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陈新胜很惋惜地说。
自去年5月开始,合肥市“清房战役”正式打响,具体分为三个阶段:6月至9月由购房违规人员自查自纠,9月份以后开始处理购房违规,12月转入对违规租住直管公房的清理。如今已经是清房行动的“扫尾”阶段,最为艰巨的攻坚阶段则在去年10月。陈新胜介绍,与全国各大城市相同,合肥市同样存在公有住房严重流失的问题。早在两年前,合肥市开始了“摸底数”,合肥市共有直管公房14746套,总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原先都由合肥市房地产经营公司管理经营,负责出售或租赁,按照房改政策出售或租住的有9146套,但其中约有1000多套的购买或租住存在违规行为,涉及到200多个省直及合肥市直单位。
合肥清房工作人员在前期深入调查中发现,公房流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出售公房时操作程序不规范甚至有违规操作行为,导致了多买多占公房,甚至私下买卖租住直管公房的行为。其次,一些单位改制后或拆迁时,公房流入个人名下居住,现无单位管理,有的干脆已经变换成了私人房产。最后,一些拆迁安置的门面房或租住的直管公房仍然由个人低价承租再以高价转租。
直管公房大部分都在一环路以内,区位比较好。合肥市清房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以去年已经纠正的违规购房的合肥市公安系统的一工作人员为例,在2001年他违规购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直管公房,位置就在合肥市中心的三孝口附近,当时购买只花了1.3万元,但是转手就卖了18万。 “这只是千套违规公房中的一套,可是窥豹一斑,可以看出公房流失给国家带来的损失。 ”这位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清房行动”中的科学操作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房产是一个家庭的最大利益所在。如何让占者无怨言地把“吃”进去的再“吐”出来?这是清房工作最大的难题。
去年5月,合肥市在十天内密集出台了《关于做好已购公房(含集资建房、直管公房等)转移登记审核工作的通知》、《关于纠正违规购买或租住直管公房等问题的通知》、《关于严明纠正处理超标准购买或违规租住直管公房工作纪律的通知》,三份文件明确了“清房”工作思路、清理步骤以及工作纪律,同时针对违规公房行为中多有公务员“揩油”,通知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党政机关带头,先党政机关后企事业单位,先公职人员后普通群众。对于公有住房清理整顿中拒不配合或阳奉阴违的“钉子户”公务员,一经查实坚决辞退。
截止到目前,尚无一例因拒不退出公房的公务员受到处罚。 “干部带头,是这次清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而在具体操作中做到‘无情’中的处处透着有情,则是成功进行的关键因素。 ”陈新胜总结合肥市的“清房行动”。合肥市规定,按照自纠从宽、被纠从严的原则,凡是规定时间内主动纠正的,按购房时的市场价补交超标准部分房款20%优惠,且不追究纪律和法律责任。对于补交款额的认定透明操作,违规户可以让清房办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也可自选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同时,这次清房工作重视人性化操作,专门针对困难企业和下岗职工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比如这部分人可以分期付款等,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爱护,促使其绝大多数自查自纠。
政策出台后,在缴款最集中的20天的时间里,平均每天缴款额达75.2万元,缴款最多的一户达32.6万元。截止到目前,合肥市的清房行动“追账”4914万多元,已有27套公房被追回,并将在今年集中公开拍卖。
严把关口构建长效机制
“‘雷霆’清房后,更关键的是要建立清房工作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前清后犯,纠而复生。 ”合肥市清房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合肥市的清房工作花大力气对2万套直管公房进行了登记、检索、核实,并输入电脑,建立了详实的数据库。在电脑前输入一人姓名,立刻可以显示出此人以及其配偶名下的所有房产以及房产的性质。 “这次清理工作中若还有‘漏网之鱼’,也无法存侥幸逃脱心理,因为,合肥市已经在公房产权变更关口设了一道‘铁闸’。 ”
据介绍,合肥市所有已购公房(含集资建房)转移登记,包括买卖、赠送、继承、交换、分割等,均需房改部门进行审核,经房改部门审核后方可办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手续。在房改电子档案面前,违规公房很难“不见阳光”。凡是超标准购买公有住房(集资建房)未经市清房办纠正处理的,在产权变更时一样按市场评估价补交超标准房款,方可办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手续。
合肥市成功清理直管公房引起了社会学者的关注。安徽大学社会学系教师李朝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肥市对违规公房的处理方式可以作为‘标本’,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公有住房分配不公,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实际上也是对干部的保护。收入的‘灰色’地带在许多领域存在,比如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把‘灰色’变成‘白色’让其透明,防止国有资产落入私人口袋,对社会的风气、对腐败现象的治理大有裨益。 ”(记者张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