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报纸,即便是省报,“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这样的策划,动作之大,影响之远,仍然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一开始,我一直在担心,辽报“口气不小”,能够善始善终吗?辽报没有让人失望。一路读下来,不仅看到了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还产生了多年不见的阅读期待。这一策划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辽报及辽宁,超出了文学及文化。作为一个始终关注文学和文化的读者,我注意到,辽报2011年又重新策划了“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一路读下来,我再次受到震动,也很感动。
文学已经回归到自己的位置,文学批评却依旧茫然四顾
上世纪80年代,文学正是“中心”,文学批评也好生了得。批评家到处讲话,到处请吃,到处旅游,到处签名,到处被人前呼后拥……张嘴“现代派”,闭嘴“意识流”,从萨特到弗洛伊德,从《尤利西斯》到《梦的解析》。一个搞文学批评的,你要是不讲讲《百年孤独》,不知道博尔赫斯,身份就像是假的。文学批评有权威,我的老师公费订了《小说选刊》以及“四大名旦”,又自费订阅了《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作品与争鸣》。我们一帮学生,看完小说找评论,就像是每天找饭辙,吃了上顿想下顿。那时候的文学创作和批评,有很多“完美组合”。
而今,文学去尽浮华,归于沉寂,在书房里,在办公室中,在花前月下抚摸人的心灵。有人读,慰人心,这样的文学,才叫文学,这样的位置,才是文学的位置。文学没有被边缘化,而是回归到了属于它自己的位置。
但是,作为曾经的“完美组合”,文学批评忽然逊色,茫然四顾,不知所措。看上去很美,其实词不达意,言不由衷,甚至所答非所问。文学创作再也不干 “拿着让人看不懂当个性”的傻事了,文学批评一下好像跟着彻底回归了,“王婆做了大买卖——不管谁的货,夸你没商量。”“三个十年”过来,很多现象文学批评无法面对,瞬间失语。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批评沦为劣质“包装”。
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造成文学及文学批评的种种裂变,批评家面临艰难抉择
别看文学及批评不景气,但是,当今却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作家批评家最多的时代。所不同的是,批评家的业态发生了根本改变。你很有才华,是批评界的天才,但是也要学会“推销”自己。千万别说哪本书的“坏”话,传出去找上门来的就不光是作者自己。也就是说,批评家不是这个社会离不了的人才。如果自己不“经营”,不“推销”,那就相当狼狈甚至危险。
形势逼人,由不得你不改变自己。
于是,文学批评队伍也发生了变化。有人无法面对冲击,或是不敢面对,要拿钱就得昧良心,健康的批评和眼前的利益——鱼和熊掌都想要,忽然谈钱,又不好意思。于是陷入纠结,陷入矛盾,面临选择。文学批评在理论建树、价值立场和批评标准等方面,没法不匮乏、游移和混乱。——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成本高,回报小,谁愿意干呢?艰难的本质是利益选择。
别林斯基说:种种痛苦的经验证明,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渊博的学识同公正和正义不是一回事。因而,批评家们表现不一。有的批评家什么都明白,就是不明白怎么做,怎么选择。一边骂人,一边放弃,终至于“全面退守”。有的则揣着明白装糊涂,只对钱负责,什么事都干,然后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即便引起社会公愤,也大萝卜脸不红不白。追得狠了,索性学作鸵鸟,脑袋往沙子里一埋,由着你怎么往身上招呼。有的则以搅局砸场子来获得利益,说得对与错不是问题,关键的是这场子里有我,砸坏了、闹过了都是必要的,不然怎么让你记住我?
文学理论萎缩、文学批评裂变、队伍裂变、批评家的人格裂变,说到底,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取舍问题,是做人的不同价值的取舍问题。
文学批评正在迎来新生,传统批评家队伍以外的批评力量正在形成
在辽报的“重估”中,丁帆认为,网络批评为文学批评延续了生存的空间。陈众议认为,网络批评存在相对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这种散兵游勇状态对创作和批评产生负面作用。——权威批评家们显然忽视了新媒体的出现,让文学批评正在迎来新生。
从前由于公开发表的局限,很多具备一定文学批评水平和素质的准批评家们“名不见经传”,但是,多年的修炼已经让他们学会了文学的方式,成了文学的人。新媒体的出现,恰恰为这样一批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写博客,办网站,开空间,网络写作的种种形式中,都有这些“批评家”们的身影,从网站、空间、博客名称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文学主张和思想。虽然还不够专业和纯粹,但是,这样的势头,怎么看都不可能和“产生负面作用”相联系。 2004年,我们一帮爱好文学的人办起了一个文学网站。我原以为辽西搞文学的都已心灰意冷,该干吗干吗去了,没想到,我们的网友覆盖了15个国家和地区,辽西5市的文学爱好者居多。我们力图建设一个以批评见长的网站,因此,大力提倡了“大众式的评论”——从简单的好恶做起,尤其欢迎专业的讨论。一路走来,人越聚越多,我们看到,在辽西、在辽宁,有那么多的业余作者,生活得艰苦,写得却很认真,批评很健康——不说玄的,不讲闲的,不许骂人,提倡辩论。几年下来,影响很好。自此,我认为,辽宁的真正文学在基层。
这是一股正在形成的力量,是传统批评队伍之外被忽视的力量。之所以被忽视,因为游击形态,因为没有组织,因为没有影响。但是,再过一段时间,我相信,利用新媒体开展文学批评,会有组织,会告别游击形态,会产生影响,甚至会在理论探索上有所建树。
文学批评的神秘色彩将越来越淡。一个批评家能否有所建树、产生影响,关键看你是不是有真东西,头衔、职称今后再也不会产生文学批评的权威,真正的权威就看你是不是能够说出服人的话,写出服人的文章。在新媒体这个平台面前,人人平等,从此,我们将告别专家的特权时代。“伴随着经济的多元、文化的多元,文学的创作和评论也出现了多元的同步格局,这是今天文学的真实面貌。 ”
重估当代文学价值和文学批评,将成为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标志
新时代需要不同层次的文学批评,需要看得懂、断得准、说得透、评得深的文学批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呼唤新时代的别林斯基。现阶段文学及文学批评所呈现的状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文学及文学批评也必然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辽报的两个“重估”系列,其整合、引领意义显而易见,不仅仅是辽宁的文学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不仅仅是辽宁的文学秩序和评价体系恢复重建起来。 “重估”当然不会是简单的恢复和重建,还要创新,输入新的血液,从而焕发新的生机,“重估”对文学思想的激活就成为必然。
尊重常识,不意味着排斥创新。创新也不意味着扳倒扶起。然而,尊重常识、恢复秩序、重建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旧常识要重新排序,新体系要纳入新内容,这应该是激活文学思想的基本原则。
理清文学及文学批评的现状,唤醒文学及文学批评阶伍的良知和健康,推动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建树,两个“重估”的收获就在于此,它能否成为文学及文学批评新时代来临的标志?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