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足球扬名国内的“大连万达”终于大脚“远射”,踢开了合肥这块宝地的大门。然而,在终于拿下合肥美菱厂这块宝地前,他们肯定经过艰难而谨慎的抉择,因为这块地拿下时条件实在是非常苛刻。这块即将成为合肥市首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体”建筑规划条件苛刻的背后,就是合肥正在潜心追求的“大合肥、大储备”蓝图的真正再现。
储备“变现”反哺城市
当家才知柴米贵。长期以来,合肥坊间存在的认识误区——认为政府卖地就是在搞“以地生财”。虽然合肥城市发展得益于土地运营,但仅仅从“以地生财”角度来看,则谬之大矣!
市委常委、副市长方军接受采访时,斩钉截铁地指出:合肥土地储备运作原则,决不搞“以地生财”;土地出让的收益其终极目标是合肥民生建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公共配套设施投入,支持工业立市等。据他透露,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收益的80%以上都用于上述领域的直接投资,而在民生领域,仅建设廉租房一项就用去土地储备收益的10%。2008年下半年到本月中旬,市土地储备中心共上市成交储备土地36宗1915亩,成交总价53.32亿元。其中:民生工程项目用地12宗735亩,变现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土地资产20.4亿元;盘活企业土地14宗655亩,变现资金25.2亿元;收储工业园区经营性土地资产8宗496亩,变现资金6.92亿元,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整合教育土地资源2宗29亩,变现资金0.8亿元……
“危”中求“机”变则通
本报昨天报道的合肥市土地运营火爆成功不是一朝炼成的,方军向本报记者列出了近年来合肥市土地市场活跃的四大因素:首先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好又快,数项指标位列全国同类城市之首。其次是2006年以来的“大建设”,使城市路桥、沿街景观、公园绿化、公共设施等大大提升了合肥城市功能、品位,也相应带来沿线土地运营价值的提升。三是打破土地运营市场长期存在的“潜规则”,全力打造“阳光地产”,凡是前来参与合肥土地招拍挂的,人不分南北、商不分东西、企不分公私,企业拿地不需要找市长,只需要找市场即可。四是面向全国“招贤纳士”,土地招商实行全国公告,集中推介,政府负责拆迁、净地出让等政策,避免了过去投资商忙于应付拆迁精疲力竭从而荒废项目投产大计。
然而,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又给合肥土地运营工作带来诸多困扰,如何用活土地“大储备理念”,“危”中寻“机”势在必行。用方军的话来说就是,合肥土地储备运营的灵活机动,即我们不一味追求所谓的“大块头”,更不像外地市炒作的“地王”现象。去年下半年以来,合肥土地出让逐渐推出灵活机动战术策略,以追求项目落地为先导,本着对城市功能提升有显著效果的领域如“城中村”改造、老旧企业地块转换等,如劳动村、杜岗村、美菱地块等。大地块着重提高品质、改善功能,小地块立足扩大土地受让面,让更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加快资产和资金流动,达到活跃市场、建立信心的目的。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宗百亩以上的大地块经过周密规划和广泛推介,都实现了优价出让;而30亩以下的小地块,市场竞争则更为激烈,多宗土地均有十余家企业参与竞买,单位地价屡创新高。(记者 宋功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