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中国评论界似乎很热火,不断有人对此发表见解,出现了一些比较尖锐的观点,也出现了一些很有见地和文采的好文章。我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按理不该对这个领域多言什么,只管写自己的作品便是。但心里也时不时地有一些想法,至少也算是来自创作界的一种声音吧。
我感觉到的问题之一是,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队伍比例失调现象比较严重。至于两支队伍,在人数上到底该是怎样的一种搭配比例,我没见过有关方面的资料,但仅凭直觉就能感觉到,首先各自都得要有一个大致比较上规模的阵容,这是个基本问题。而现在的情况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甚众,搞评论的人却很少。
我感觉到的问题之二是,由于文学创作者之众,出版的书也就自然很多,而从事评论的人又相对太少,便形成了一种对有限的评论队伍几乎是蜂拥而上的“攻势”。评论家,尤其是“著名评论家”,往往被搞得应接不暇、手忙脚乱。要说,这种情景也不难理解。一些文学创作者或与作品有关的单位,想使自己或单位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认可或重视,也在情理之中。相反,如果文学创作者们呕心沥血写出的作品,得不到及时的关注、评介和推广,才是资源的莫大浪费。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评论家的人数、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人们却又不能不眼睁睁地看着大量的心血之作,没怎么见到天日就已销声匿迹。更不要说,也还有名家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对于长篇小说来说,如果不认真地读过三遍,是没有发言权的。
我感觉到的问题之三是,面对目前本就实力相当有限的评论界,也还是批评和指责者居多,而提出合理化或建设性意见者较少。仔细想来,面对每年仅长篇小说就有数千部的出版量,如果就连这些评论力量再不出来张罗张罗,那我们的文坛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境况啊。而就我们所听说的有关评论家的那点辛苦费,也不过是一个歌唱家一次出场费所得大文章的一个标点符号而已,也没准儿是人家茶余饭后的一段谈资笑料呢。可要说起贡献来,不见得评论家就比他们的小。
我感觉到的问题之四是,由于较长一段时间各持己见的激烈争论,把相当一些评论家已经搞得几乎无所适从。不接受所谓代价吧,筹备研讨会的单位在找,需要写评论的部门在找,既然已经接受了任务,自己又总不能白干吧。而一旦接受了所谓代价,就很有可能遭指责、生闷气。这般的情绪、心态和精神状况,又怎么能写出高质量的评论文章?我就听到一位评论家很无奈地说,往后我们干脆改行写其它体裁的文章算了。可不,谁也不愿头上顶着一团阴云去活人,谁也不愿自己在前边走,却让别人在后边指脊梁骨……中国文学界的评论力量本就相当薄弱,倘若这种局面得不到尽快解决,问题会越积越多。而我的想法是,应尽可能地多增加评论园地。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地提高评论稿件的稿酬。最大限度地激励和吸纳社会上各方面的评论人才与力量。同时,也还需要建立积极而具有世界眼光的长效机制,适时解决评论队伍思想前瞻能力培养和业务水平急需提高等紧迫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强调小说的感性,却忽视了似乎是不见痕迹的强大的理性支撑。我以为,鲁迅的一些作品之所以具有震撼力和世界性,恐怕也与作者理性思维的丰盈与强劲分不开。理性并不是一些人所片面理解的艰涩或空洞无聊的概念,我不太赞成作家首先是思想家那样的绝对说法,我倒觉得,“作家必须是善于思考和长于思想的人”,还比较含蓄、妥帖。如此说来,中国作家的理性建设,首先要靠作家本人的刻苦努力,但也确实也离不开理论家们的影响、点拨和引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