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干什么呢?”住在合肥市宁国新村社区的一位女孩子看着站在门口的警察,神情非常警惕。眼前的这一幕,让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包公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王建新意识到,难题又来了。为了给“世博会”、“四体会”,以及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等重大活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合肥市公安局从今年1月份开始加强人口信息的采集工作,但在合肥的社区民警眼里,这个工作并不好开展。 “我是派出所的民警,做人口信息采集的。”为了打消女孩子的顾虑,王建新说:“我带证件了,你可以先看证件再给我开门。” 说着王建新拿出警官证从栅栏铁门的门缝里塞给了女孩子,女孩子看了后才把门打开。本以为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了,可等王建新走进房间后,忽然房间里又走出一个女孩子,看了他一眼后,就对着开门的女孩有些生气地说:“这人是谁啊?你怎么随便给他开门?” 不仅是居民警惕性高,给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带来困难。人难找,也让民警们很头疼。 “我已经连续几天大清早的去小区门口‘逮人’了。”4月20日上午,蜀山公安分局荷叶地派出所金新友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我那个片区里的居民,白天都出去上班了,晚上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家,唯一能碰到他们的,也就是早上了。” 据了解,金新友的片区是金荷社区,这里有1个小区,28幢楼,有1万人在这里居住,由于居民大都是上班族,为了能把人口信息采集工作进行下去,他基本上就是趁中午和晚上去敲居民的家门,“这么做效果还不错,但有些人你就是找不到他,没有办法,我只好早上去等。” 据了解,市民警惕性高、工作量大、人难找,是合肥市每个派出所的社区民警都会碰到的问题。那为什么人口信息采集工作会碰到这些问题呢?如果解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合肥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邵文革说:人口信息采集涉及到很多个人隐私,这也是工作开展困难的原因之一,“其实市民大可放心,我们可以承诺,市民的隐私,我们一定会严密保护,我们这方面有非常严格的纪律。” 本报记者 韩震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