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希望利用“杠杆”购房,用银行的钱炒房,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金融机构也乐此不疲,因为人们抢购住房,市场上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就成了紧俏商品,金融机构便可通过频繁贷出货币获取更高利润。为了增加利润,银行只有多放贷款,但银行不能把储户的存款都贷出去,因为储户可能随时有大量提款,这就需要银行拿出存款的一定比例,放在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防止银行把所有存款都贷出去,以免在发生挤兑时因无法偿付而倒闭。
这12条投资数学你必须懂
明星炒股失败教训:谢娜踏不准节奏各式油价暴跌“阴谋论” 到底哪家强?世界十大最奇葩公司福利 男人也有姨妈假霸道总裁不是一日修成 揭超级富豪往事这十大行业最“暴利” 大笔钱在流入微博全面封杀微信 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假如准备金率为20%,这就意味着银行吸收100亿元的存款,要拿出20亿元放到央行,只能把剩余的80亿元放贷。
如果把这80亿元都用于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就没钱再放贷了。于是,他们就利用“孙悟空变变变”技法,不断“复制”这80亿元,设法为银行创造更多的利润,这就是金融学上所讲的“证券化”。
“证券化”就是银行把对数万购房者的债权放在一个池子里,做成证券在市场上公开出售给投资者。由于这些证券都有房地产做抵押,因此也叫资产支持证券(ABS)。资产证券化的前提是基础资产能够产生现金流,而且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越稳定的、越容易被预期,资产证券化也越容易。
ABS分不同层次,以吸引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层次级别越高,风险越小,投资回报率越低;层次级别越低,风险越大,投资回报率越高。银行贷出去的80亿元得到一堆欠条,把这一堆借条证券化售出后,又把80亿元的现金收了回来,再次用于住房抵押贷款,原本的80亿元现在就变成了160亿元,利润也就增加了一倍。
如果把新增加的80亿元的抵押贷款再次做成证券(二级证券化),就又回来80亿元,住房抵押贷款总额就达到了240亿元,利润就增加了两倍。如此反复,可以三级证券化,甚至四级证券化,银行利润被不断放大。从某种角度讲,这种方法绕开了金融监管系统,免交准备金,扩大房贷规模,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催生了房地产泡沫。
过去,银行发放一笔贷款要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还贷能力,力争把贷款风险降到最低。证券化后,由于ABS在市场上被分散的投资者买走了,银行承担的贷款违约风险就分散了,银行对借款人信誉度的关注随之降低。为了多放贷,个别放贷人甚至与借款人合谋伪造文件获取贷款,这产生了违约率极高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
证券化衍生出许多奇怪的现象,很多通过住房抵押贷款买房的人,也会购买ABS,这就相当于把自己打给银行的欠条又给买了回来,自己向自己贷款买房。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所说:“证券化的假设是每分钟出生一个傻瓜;全球化意味着在全球找这些傻瓜,结果发现遍地都是。”
2001年到2005年,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占住房抵押贷款的比例由8%上升到20%,其中至少有80%被证券化。2006年年中,房价在峰值出现拐点,银行见被抵押的住房开始贬值,便上调可变利率贷款利率,这就增加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很多人开始违约,炒房者眼见房地产“大势已去”,也开始抛售住房或干脆违约。这时,银行收回很多被抵押的住房,而住房不断贬值让银行资产持续缩水,同时还要交纳高额的房产税,银行也急于把手中的住房售出,有的银行甚至把一套别墅标价一美元出售。
当房价跌到不及抵押贷款额度时,这对经营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来说就资不抵债,便有银行破产。一旦倒闭一家大银行,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其他银行也纷纷倒闭,资金链断裂,整个经济陷入停滞状态。
中国房价调控了十多年,但效果并不太理想,百姓对高房价仍有怨言。因此,中国应从美国由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金融风暴中吸取教训,对“证券化”一定要慎之又慎,切莫让房地产成为经济的坟墓。
为了防止住房投资过热,必须压低住房空置率,尽快在全国范围推广房产税,对超面积住房征收高额房产税,把空置住房尽快逼向市场,让人不敢轻易囤房、炒房。
楼市持续低迷,今年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创新低。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没有提及房地产。最近,多位地产大佬在不同场合“看衰”楼市。万通集团主席冯仑称,“地方政府把互联网小三扶正,房地产下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称,房地产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一贯唱多的任志强都表示,“没有看到任何理由能阻止(楼市)下滑。”
在我看来,地产大佬们看衰房地产的观点,多少有一定道理。即便在放松限购、限贷以及降息的背景下,很多地方楼市最近土地交易、房屋交易有所回暖,但楼市已不可能再回到高歌猛进时代。
这些地产大佬的观点,与很多事实相吻合,释放出不少信号。首先,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乏力。冯仑认为,目前“三四线城市人口几乎没什么增长”。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因为三四线城市大多数缺乏产业支撑。再加上三四线城市房屋库存积压严重,从短期来看,房价缺乏上涨动力。所以,三四线城市的楼市相关利益方,应放弃房价上涨的幻想。
其二,“去库存化”仍是今后一段时间主流。任志强透露,目前开发商的库存很大,大概预售面积已经超过6亿平方米,这是历史最高峰。我们不用去怀疑这一观点。今年以来,库存高企已成为楼市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最近也透露,全国在建房屋九成没卖出去。再加上开发商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因此,以价换量才是开发商的“不死之法”。
其三,不要幻想房地产再现高潮。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不要再对房地产行业抱有任何幻想。这是很中肯的一句忠告,过去很多年,中国楼市大多数时候都是高歌猛进,继而是持续不断的调控,这是一种非正常现象。在笔者看来,开发商不要再幻想房价疯狂上涨,地方政府也不要再幻想卖地收入像前些年那样疯涨,楼市“疯增长”时代已经结束。
最后,“经济新常态”将会带来“楼市新常态”。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朱中一有两个观点,值得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参考:一是随着经济增速转变,房地产进入换挡期;二是房地产与经济新常态也有关系。这样的判断是比较准确的,经济增速放慢,房地产不可能快速增长;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房地产也要认识和适应新常态,唯有如此,房地产才能不“落伍”。
也就是说,无论是从这些地产大佬的观点来看,还是从楼市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楼市相关利益方都该换换脑筋了。比如说,地方政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卖地数钱、依靠土地财政过日子,唯有转变观念,转变做法,才不会陷入被动。开发商不能看到放松限购、降息等政策信号就涨价,只有降低库存、降低负债率,并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才不会被淘汰。
房地产市场“白银时代”、“白银十年”等类似说法,近期频频被提起,成为2014年度房地产业界、乃至经济界的流行词。事实上,经过2009-2014年的楼市演变历程,现在更有条件根据行业数据,确定性地划分房地产市场“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的时间节点,同时把两个时代的特征做些总结。
其一,看量。回顾全国商品房成交量,1998年是中国房地产业的重要节点,当年国家出台了著名的房改文件“23号文”,从而解放了房地产业的生产力和市场需求。之前经历了1992-1993年商品房屋成交面积的高增长,最高增幅是1993年56%,主因是海南楼市泡沫。1993年6月调控后,海南泡沫破灭,其后全国商品房成交量增幅大幅回落。1998年开始,商品房成交重新步入高增长通道,直至2007年年度增幅皆在10%以上,十年当中有七个年份超过20%。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全国楼市低迷,出现约15%的负增长。而政策强刺激之下,2009年大增44%。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开始,商品房成交量增幅回落至20%以下,其中2011年、2012年低于10%,2014年估计为负增长。从这一指标分析,2010年便是全国房屋成交量的分水岭,之前十年左右属于高增长,其后步入中低增长。
其二,看价。回顾全国商品房价格走势,同样是1992-1993年异常火热,同比增幅近30%,这同样与海南楼市泡沫有关,其后房价涨幅回落,市场降温。1998年之后,全国商品房成交量先行步入快车道,而直至2003年,房价都在5%以内涨幅区间徘徊。2004年开始,全国房价才步入快车道,迈上10%以上的高增长平台,直至2009年出现23%的历史较大涨幅,其中只有2008年出现约2%的小幅下跌。值得关注的是,从2010年开始,房价涨幅下了一个台阶,直至2013年皆保持7%上下的中速上涨,2014年则基本持平。这就意味着,1998年房改之后,行业与项目暴利时期主要集中于2004-2009年,全行业的“好日子”自2010年尤其2011年就已结束,只剩下结构性牛市。
其三,看供求。国家统计局发布商品房待售面积,指代已竣工但未售出的房屋,虽然不含预售房源,但观察其历史变化数据,可知全国库存压力变化。回顾过去20年,除了2004年和2007年库存量曾出现小幅下滑外,整体趋势保持增长。比如1995年库存面积为5870万平方米,而2010年则高达21567万平方米。截至2014年9月份,进一步攀升至57148万平方米。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之后商品房库存持续快增,即便是市场回暖的2012-2013年,全国库存上涨势头也没减弱,说明在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楼市繁荣的同时,很多三四线城市依然显著供大于求,没有出现实质性回暖,全国市场分化趋于加剧。
进一步以待售面积除以当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可以大致得出一个去化周期。从1995年以来的大趋势看,总体走出了一个“U”形。1996-1997年去化周期见顶,当时商品房积压严重,房价下跌,峰值出现在1996年,为0.79年(或换算为9.5个月);随着全国市场复苏并快增,去化周期持续下滑,谷值出现在2007年为0.17年;其后去化周期步入上行通道,至今年前9月底,已攀升至0.48年,基本回到2002年的水平。这说明全国去化周期正在远离底部,这将制约房价上涨空间。
其四,看利润。房地产行业、企业、项目利润率的变化总体与房价变化相一致。从总体观察,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从2000年1.6%持续递增至2010年的14.2%,而从2011年开始调头向下,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13%和11.8%。2013年和2014年的相关数据尚未看到,预计还会继续下滑。因此,2010年就是房地产“黄金十年”的最后一年,至今暴利时代已经离去。当然,即便是当前的“白银时代”,房地产开发行业的总体利润率仍高于其他多数行业。比如,2011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利润率为13%,而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营业利润率只有7.8%。从招保万金的净利润率来看,已由2010年的约18%左右,降至2014年的12%左右。
其五,看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与增速既反映了房地产业与经济的量化关系,也说明了开发商投资、建设、经营的态度。进入本世纪以来,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高增速,2001-2011年期间,除了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只有16%,其他年份皆超20%,其中2003年、2007年和2010年略超30%。反映出这一期间,开发商投资热情高涨,房地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和支柱产业。但是从2012年开始,这一指标连续三年都在20%以下中速增长区间徘徊,2014年只有12%左右,再创十几年新低。相比房屋成交量与成交价,房地产开发投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也可以认为2011年投资增速就已开始发生变化,进入“白银十年”的节奏。
与房地产行业与市场相关的,还有诸多其他指标,比如房屋新开工、竣工等,但综合上述五个核心指标可以发现,1998年房改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渐渐步入高增长时期,也就是所谓的“黄金时代”。其中2004-2010年,剔除2008年,共计六年时间,是“黄金时代”当中的“白金时段”和“暴利时段”。总体而言,从2011年开始,诸多指标开始降速,行业告别高增长,步入中增长阶段,也即“白银时代”。根据城镇化、人口、经济、住房饱和度等指标,笔者预计房地产“白银时代”会由2011年开始持续至2020-2025年。这一期间,全国楼市不太可能暴发危机与崩盘,但行业成色明显减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