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风堪忧 |
作者:陈老萌 文章来源:文汇报 更新时间:2014-12-27 11:24:48 |
|
有朋友电话告,刚读了一本《魏晋文人讲演录》,某博士生导师课堂录音整理稿,“大学名师讲课实录”丛书的一种,挂名师牌子却硬伤连连。他将书中“信口开河之处”发我,那真是错得确确凿凿。我读后颇生感慨。朋友感叹说,万勿使当下变成一个“学术大跃进,文章八卦多”的时代才好!
我在想,“讲演录”讲在课堂,听讲人数倒还有限;出版成书,讹传范围则远甚课堂,而有人还信口讲上了电视,竟无视给了千万观众负面影响。某省教育电视台近期一个关于徐志摩的普及性专家访谈节目,男女两位专家也有信口之处。一位说,徐志摩空难那次飞机北上,特意带上陆小曼画作,准备到北京(应是北平)请名家题款,借以提高陆的声誉,名家中特别点明梁启超。她不知,徐志摩这位恩师早于两年前谢世了。徐志摩当然清楚得很,此行何以有请梁的想法?专家又说,当时鲁迅在北大当教授,月俸四百多大洋。这后一说尤背离常识,鲁迅授课北大,乃讲师资格,大洋肯定没有那么多。即使教授,大概那时也到不了这么多数目。早有人问过,同时鲁迅在女师大做教授,怎么授课北大却只是讲师。也早有人解释过,那是北大的规矩,教授不聘兼职者,哪怕他水平多高,名声多大。我想,专家未必没有听说过解释,可能以前听的时候漫不经心,现在讲到这事又漫不经心。
比漫不经心可怕的是肆意编造。还是这两位专家中的一位,与另外一人合著了《文化人的人情脉络》(团结出版社),其《林徽因拒徐志摩:我们太一致了不能互补》一篇被4月17日“凤凰网”的“即时新闻”选载,此文引述了几段林徽因致徐志摩信,其一,林徽因在英国婉拒徐志摩狂热追求,劝他不要想入非非:“徐兄,我不是您的另一半灵魂。我们是太一致了,就不能相互补充。我们只能平行,不可能相交。我们只能有友谊,不能有爱情。”其二,林徽因不辞而别回国,再留信由房东转交徐志摩,信中写道:“我走了,带着记忆如锦金,里面藏着我们的情,我们的谊,已经说出和还没有说出的所有的话走了。”又写道:“上次您和幼仪去德国,我、爸爸、西滢兄在送别你们时,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您和幼仪把头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边,她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颤抖了。那目光直进我心灵的底蕴,那里藏着我的无人知晓的秘密。她全看见了。其实,在您陪着她来向我们辞行时,听说她要单身离你去德国,我就明白你们两人的关系起了变故。起因是什么我不明白,但不会和我无关。”这些年来林徽因名气大振,凡关于她的言行均成热点,若有新发现的文字,纵然片言只语,必为读者和学者所关注而欣喜。然而,这几段话学界闻所未闻,虽竭力模仿林徽因口吻,却仍与她的行文风格相距甚远。这里不便烦加考证,只凭作者披露时未交代出处,这半空掉下的文字就实在可疑。全篇文章小说似的绘声绘色,愈加叫人确信是“山寨版”了。至于它还出现多处失实内容,足以证明作者的信口开河。如开头的短短一句,“1920年秋天,林长民应邀去英国讲学”,即有两处“硬伤”:林长民远赴英伦是以中国代表身份为成立不久的“国联”事长驻欧洲,非讲学;时间在春季,也非秋天。
我在另外的文章里说过:“前些年‘戏说’成风,那‘戏’字亮在头里,似提醒人们不能当真。‘戏说’发生传讹,其害仅限不留意‘戏’字的受众,人还在少数。现今失实的传记,一副专家面孔,广大读者不予设防,亦难以设防,贻害之广必远在‘戏说’上。”很是遗憾,随处碰着这样的专家,或信口开河,或肆意编造,兼之媒体喜凑热闹却不辨真伪,此风真是堪忧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