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月份,楼市未能延续2014年末的回升态势。
近日,克而瑞监测的54个城市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1月份商品住宅成交建筑面积1870万平方米,环比跌幅达31%,楼市“开门红”落空。但土地市场出现明显升温,1月份20大标杆房企的拿地金额创下最近一年的新高,“房冷地热”的现象明显。
另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2015年1月份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57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8.2%。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尽管2014年四季度以来陆续出台降息等刺激政策,但多数城市供过于求的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一旦房价停涨,过高的土地成本可能压垮房企。
楼市“开门红”落空
克而瑞的统计显示,2015年1月份54城商品住宅成交量下滑明显,但各线城市表现不尽相同,其中一线城市下降幅度相对最小,同比仅有广州下降;二线城市不甚理想,同环比分别下跌36%和10%,不及2014年月均水平。环比来看,仅南昌微涨7%,其余城市清一色大幅回落,跌幅最大的贵阳,下降七成左右。
此外,三、四线城市成交虽然环比降幅也达到两成,但明显好于二线城市。其中,内江、新余、梧州、潮州等内陆城市借助大量的返乡置业潮延续增长势头。
上海易居研究员严跃进告诉记者,在30个城市中,有29个的成交量出现了环比下滑。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师杨科伟向记者表示,1月商品住宅成交表现不佳,一方面是由于1月份市场供应继续环比缩减,直接影响规模成交;另一方面,部分城市某些楼盘在楼市回暖下开始酝酿涨价,项目优惠力度明显不如上年末,开发商不再冲刺业绩也是一因素。
欧阳捷分析称,虽然2014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保持回升状态,但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随着前期地方救市政策效应递减,信贷政策又止步不前,加之市场对经济发展信心不足,使得购房者信心下降,观望情绪上升。房企应该坚持“以价换量”的策略。
“房冷地热”暗藏隐忧
与楼市成交下滑相对应的是,土地市场却出现明显升温。克而瑞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全国经营性土地成交420幅地块,建筑面积合计4291万平方米,实现土地出让金收入1218亿元。尽管不及2014年12月成交高峰,但也处于2014年的月均水平。其中,大型房企成为拿地主力。根据中原地产统计,1月份20大标杆房企拿地总金额达到426亿元,创下最近一年以来的新高。
一、二线城市依然是房企争夺的重点。以北京为例,截至1月30日该市土地出让金已经超过300亿元。
“楼市2014年底的大爆发确实给市场注入一剂兴奋剂,加上市场回稳及房企补仓需要的作用,开发商拿地热情明显增强。”杨科伟表示,去库存仍是2015年根本,房企在拿地时应该保持警惕。
欧阳捷也认为,如果出现地价上涨房价不涨的局面,企业盈利空间将面临严重挑战,一些资金实力不强的房企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隐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