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新型显示产业后,集成电路将成为又一个提升合肥竞争力的核心产业。记者昨天从合肥市发改委获悉,“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将完善“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全链条,发展存储芯片、驱动芯片和特色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到2020年力争产值突破500亿元,制造业和设计业均居全国前5位,打造“中国IC之都”。
行业龙头纷纷来肥落户
目前,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渐露头角,也吸引了很多龙头企业前来合肥投资兴业。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前三强企业,资产总值近100亿元。2016年底,公司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在全球集成电路封测业排名前六。
记者了解到,该企业也来到合肥,在经济开发区建设先进封装测试产业化基地,总投资约60亿元。项目拟分两期建设,全部达产后可形成年产消费类、通信类等集成电路约217亿颗,实现销售收入约65亿元,产值约140亿元,税收约4亿元。
另外,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是安徽省首个12吋晶圆代工企业,也是合肥市首个百亿级以上的集成电路项目。记者昨天了解到,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17年6月底厂房建设完工开始试产,预计2017年第四季度可正式投产。
销售收入增速全国第一
合肥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合肥市已形成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拥有集成电路企业116个。在设计环节,拥有联发科技等知名企业73个,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8.7倍,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在制造环节,晶合作为安徽省首个12吋晶圆代工企业,其12吋芯片制造项目开始试生产;长鑫12吋DRAM存储器项目也在加快建设,项目投产后将取得全球DRAM市场约9%的份额,成为绝对的国内半导体巨头,并推动合肥跨入世界级存储器制造重镇之列。
据了解,2016年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完成产值179.8亿元、同比增长28.86%,税收18.6亿元、同比增长37%,投资52亿元,同比增长136%。今年1至6月,基地累计完成产值113.3亿元、同比增长30.2%,税收9.8亿元、同比增长15.2%,投资36.16亿元、同比增长40.7%。
高端人才汇聚创新高地
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据了解,合肥市制定了《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政策》,仅联发科技、506项目和晶合项目就引进产业高端人才超过2000人,中国科大、合工大国家微电子学院加快建设,在肥高校每年培育微电子相关专业学生8000多人。在资本要素方面,合肥发起成立总规模300亿元的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也参与了相关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设立。
合肥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合肥已经在全国率先编制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实施芯片设计、特色晶圆制造和高端封测同步推进,用5到10年建成全国最大的面板驱动、汽车电子、功率集成电路、特色存储器等特定芯片生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