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12年,杨延丽终于在北京安家。2017年12月,她签下朝阳区锦都家园的一套两居室,成为北京市首个共有产权房项目的首位签约者。
不只是北京,近期,南京、福州、烟台等一二三线城市共有产权房项目纷纷落地。这一新的住房保障模式,是落实中央“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重要举措,也是托起“夹心层”市民安居梦的探索。
多地共有产权房上市,个人拥有产权50%到80%
“共有产权房让购房者与政府实现双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卫民说,购房者以低价实现了“居有其屋”,政府则通过对共有产权房社区的布局优化产业与人口。
北京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北京共完成共有产权住房用地供应38宗,用地面积约207公顷,超额完成年度供地计划,规划建筑规模约403万平方米。38宗土地对应已入市的38个项目,共计提供共有产权房近4万套。
北京市住建委网站信息显示,未申购项目34个,房源3.5万套;已启动网申项目4个,房源3321套,包括已选房项目2个,即朝阳区锦都家园和顺义区金成雅苑二期,前者个人持有产权为50%,后者60%。
2017年12月25日,南京市4大保障房片区的1499套共有产权房开始接受选房,这是南京单次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产权房供应。截至2017年底,南京已有1740多户申购人拿到了共有产权房,其中个人持有的产权从50%至80%不等。
2017年12月,烟台市宣布,首批拿出1254套现房作为共有产权住房,成功选房者今年3月即可入住;福州在这个月也拍出了第一块共有产权住房用地,预计建设500套住房。
降低购房门槛,“夹心层”获得感增强
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君甫认为,共有产权房降低了购房门槛,构建了面向“夹心层”群体的可过渡、动态的住房保障体系,北京市政策还规定,30%房源惠及非京籍购房者,增强了“新北京人”的获得感。
杨延丽就是一位“新北京人”。她2006年来北京读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公司没有“留京指标”。按照北京的限购政策,她要工作并完整纳税5年后才能有购买商品住宅的资格,获得保障性住房就更是奢望。
她一直关注着北京楼市,但是价格高企,让她有心无力。2017年6月,同事告诉她,共有产权项目锦都家园有30%的房源提供给“新北京人”,她没想到政策变化这么大,于是就在北京市住建委网站上提交了申购资料。
锦都家园共有121182户申购家庭,427套房源。杨延丽没想到摇到258号,她“中”了一套80余平方米的两居室。这套房因与政府5:5分,让她省了约200余万元。
南京市民王强申购了岱山片区85平方米住房,毛坯房销售单价为9925元/平方米,按80%的产权份额申购,房款共计67万多元,首付30%,只要20多万元。而周围的商品住宅均价为2.7万元每平方米,按同样面积计算,首付30%至少要70万元左右。
各地注重住房区位优势,购房人还期待建轮换机制
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北京、南京、福州等城市共有产权房供应地块区位优越,其中北京去年供应用地三分之二在城区和近郊新城区,这意味着医疗、教育、商业等配套相对成熟。
福州首块共有产权房用地位于三环以内,毗邻浦新小区,商业配套成熟,交通便利,公交车半个小时抵达市中心。
南京共有产权房四大片区共规划建设39条道路、16所中小学、17所幼儿园,以及医院、农贸市场、养老院等,各类公建配套面积达243万平方米。
对此,业主均表示满意,但也有不少购房者对共有产权房的运行制度表示担心。记者采访了解,各地在这方面已有明确规定。北京市规定购房者持有产权不得低于50%,目前推出的项目购房者与政府代持机构的比例为5:5或者7:3,且政府代持机构的权益个人不能回购。而烟台市则相对灵活,购房者2年后,可以按照市场评估价回购。
李君甫表示,北京住宅缺口很大,需要多渠道保障。从政府投入角度看,共有产权房是一种可持续、能够大规模建设的保障方式。北京、南京、深圳等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应加大共有产权房投放数量。
杨延丽们则期待,未来体系内的循环运行更加灵活,比如家庭未来面临人口增加或者工作地点变动时,能够建立共有产权房内部协调轮换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