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幢楼已完全倒塌。
第二大股东系镇长助理;22名自然人股东中,有人任职征地服务所
上海市闵行区政府新闻办30日晚间表示,针对社会舆论提及的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多名股东系政府工作人员等问题,闵行区高度重视,正责成有关部门依法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媒体公布。
第二大股东确为镇长助理 记者调查显示,上海“莲花河畔景苑”楼盘的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原为闵行区梅陇镇集体企业,2001年转制为民营企业。公司原董事长阙敬德现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5%;公司原董事、现任董事长张志琴为第一大股东,占64.275%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阙敬德为梅陇镇镇长助理,担任过梅陇镇征地服务所所长、镇资产公司总经理、上海迅豪置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等职务。张志琴是上海闵行区梅陇镇华一村北张家巷居民。梅都公司其余22名自然人股东中,有一些人在镇征地服务所等机构任职。
事故调查方面,为加快调查进度,负责检测的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30日晚将通宵作业,进行钻孔取芯、检测桩基的质量。预计全部野外调查工作7月1日完成,2日完成数据分析结果。
全市地毯式检查在建工程
在建楼房倒覆事故发生后,上海将对全市在建土方、基坑工程进行“地毯式”检查。30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上海已紧急下发通知,严查全市现场堆土、土方开挖作业以及基坑(沟、槽)围护工程,以及建设工程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质量问题。
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新下发的通知指出,关于土方工程,近期检查重点是:各专项施工方案、监测方案的编制、审批、专家论证以及执行情况;专业施工队伍的资质情况,及其现场项目经理的资格情况;土方工程及基坑(沟、槽)工程的承发包关系。
·相关评论·
官员卷入“倒楼案”撼动楼市公信力
■ 新京报社论
如果说前天开始的上海楼房倒覆事件只是公众对质量安全的追问,对法律赔偿的诉求,对偷工减料的控诉,对开发商不诚信的愤懑,对城市高房价的悲凉。那么,昨天这份上海基层官员参股该项目的疑似名单曝光,却让公众对楼市产生了公信力的深度怀疑。
媒体调查的最新资料显示,作为负责开发“莲花河畔景苑”的梅都地产公司,其第二大股东“阙敬德”为梅陇镇镇长助理,担任过梅陇镇征地服务所所长、镇资产公司总经理、上海迅豪置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等职务。张志琴是上海闵行区梅陇镇华一村北张家巷居民。梅都公司其余22名自然人股东中,有一些人在镇征地服务所等机构任职。虽然上述消息还没得到权威部门证实,但按以往的经验看,随着事态的发展,上述遭到“人肉搜索”的基层官员恐都难逃干系。
从这份名单中我们不难看出,疑似卷入参股案的既有征地事务所工作人员,又有镇政府公务员,更有镇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人员。如上述人员被证实确实是梅都地产的股东。那么,与该项目有着密切链条关系的这些基层权贵,显然有足够的能量在800万注册资金的寒酸下,做起这笔让人不敢相信的上亿元的房地产开发生意。
客观分析,上海在出现殷国元房地产窝案后,楼市还算相对平静,但这桩倒楼案的背后,是不是会牵出更多人物?故此,期待相关部门将这一事件的调查结果尽快公开,并以此案的全面公开解决,当作是楼市公信力的探测器。
其实,资本与权力在楼市中结成利益同盟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去年曝出的重庆房地产窝案中,40多家房地产开发商涉入,8位厅级官员因受贿而落马。如今,官员被指直接入股房地产公司进一步表明,这样的利益链拉得更紧,相互抱团得更密。
我们知道,房地产行业的腐败有着很大的蚕食性,规划由政府部门做,土地由国土部门拍,住房由施工企业造,资金向银行借,有些开发商甚至只是扮演了一个“掮客”角色。如果他们想要绕开监管,获得更多利益,就得拜土地爷,找财神爷。而撮合这些交易的大多数又是官员的权力影响。
我们从这次倒楼事件中看到,房地产行业没倒在房改初期600元一平方米的瓦房年代,没倒在“包工头”把持建筑队伍的十年前,没倒在土地价格由政府划拨的零地价年代,没倒在建筑材料五大三粗的大跃进年代,而是倒在了规划、贷款、施工许可、招投标、资质管理、工程监理的多环节腐败上,如果不改变,倒掉的将不仅仅是某一幢楼,抽离的或许将是楼市公平的梁,撼动的是楼市的民生基石。
今年下半年起,商品房的价格问题将经受经济是否全面复苏的考验,而保障性住房也面临着分配公平的验收。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如果不解决现有6万家开发商的良莠不齐问题,用制度斩断那些灰色的利益链条。那么,房地产的民生之舟,就有可能真正遭遇到这个产业出现以来最大的倾覆风险。 |